宫颈息肉的鉴别诊断
宫颈息肉:成因多样,症状各异,需关注但不必过分惊慌
宫颈息肉,这一妇科疾病,虽然常见但不容忽视。其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通常认为是由于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导致宫颈内膜的增生堆集。但医学研究中发现,并非所有的宫颈息肉都由宫颈内膜引起。
一部分患者的息肉出现在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部位。这种息肉通常没有细蒂,呈现舌状突出,颜色与宫颈表面一致,为粉红色。它们质地较坚,不易出血。而起源于宫颈管粘膜的息肉则大多有一个细长的蒂,颜色鲜红,质地较软,极易出血。
宫颈息肉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在40\~45岁以后的经产妇中更为常见。由于体积较小,许多宫颈息肉可能无任何症状,通常在其他妇科检查时才会被发现。较大的息肉可能导致白带增多,或在接触后出现点滴状出血或血性白带。如果伴有严重的宫颈炎,也可能出现宫颈炎的症状。
在病理检查下,宫颈息肉中央通常是一个由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的纵轴,其中血管多且密集。表面是宫颈粘膜覆盖,组织成分和结构基本上与正常宫颈组织相同。尽管宫颈息肉大多属于良性,但摘除后容易复发,并且存在恶变的可能,概率约为0.2%\~0.4%。摘除后应进行常规病理检查,以排除恶性可能。
在阴道镜下,根据宫颈息肉表面被覆的上皮不同,有2种不同的图像。一种是由宫颈管粘膜过度增生堆集而形成,这种息肉在阴道镜下呈现鲜红色,有光泽。另一种则起源于宫颈阴道部表面被覆鳞状上皮的息肉,这种息肉为粉红色,从宫颈鳞状上皮区突出。前者较软、质脆、易出血,后者较硬、不易出血。
宫颈息肉虽然是一个需要关注的健康问题,但并不需要过分惊慌。如果你有任何疑虑或症状,应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复查。预防为主,及早发现和治疗是保持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