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如何诊断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这一在女性生殖器官中普遍存在的良性肿瘤,常常悄无声息地存在,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通过自我检查,女性朋友们仍有可能捕捉到其踪迹。若要确切了解身体状况,还需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毕竟,医院的诊断更为准确。那么,临床医生究竟如何利用专业手段诊断子宫肌瘤呢?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关键信息包括月经周期是否规律、月经量是否增多或减少、经期是否延长以及是否存在不规则出血等现象。医生还会关注患者是否有白带异常增多、异味等妇科常见症状,以及是否有腹痛、腰骶部酸痛、尿频等可能的子宫肌瘤症状。
接下来,医生还会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一方面,医生会检查患者的皮肤颜色,判断是否有贫血的迹象;观察腹部是否有膨隆及包块。如果腹部出现包块,医生还会进一步对包块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形状是否规则、是否有压痛、活动度如何以及硬度怎样等。
妇科检查也是诊断子宫肌瘤的重要环节。在检查子宫时,医生可能会触摸到浆膜下肌瘤在子宫表面的结节状突起,这些突起通常呈球形,质地较硬。黏膜下肌瘤有时可使宫口开大,呈圆形,表面光滑且质地硬。对于肌壁间肌瘤,子宫通常会增大,表面不规则,有单个或多个结节状突起。
为了更准确地诊断子宫肌瘤,医生还会采用一系列辅助检查手段。这些手段包括B超、X线平片、诊断性刮宫、子宫输卵管造影、探测宫腔等。在现代医学的助力下,CT及MRI等影像技术也为医生提供了更为直观的视角。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方法,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子宫肌瘤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手段。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通过这一系列科学的诊断方法,子宫肌瘤这一健康问题将能得到准确的判断和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