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杲,努尔哈赤与明朝有何国仇家恨?
努尔哈赤,这位传奇人物,以祖上的“十三副”遗甲起家,历经32年的浴血奋战,统一了建州五部、海西四部和东海的大部分地区。他的奋斗历程充满了坎坷与辉煌。
在称帝之前,努尔哈赤与大明朝的关系复杂。虽然大明朝对他存在打压和拉拢,但在他尚未崭露头角时,他选择了隐忍,甚至可以说是夹着尾巴当大明的孙子。他曾多次受到明朝的封赏,每次封赏后他都会进京谢恩,带去人参、貂皮等土特产,以博取皇帝的喜爱。这种韬光养晦的策略,让他在羽翼未丰之时得以保存实力。
真正的决裂还是在努尔哈赤称帝后的第二年,即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这一年,他发布了“七大恨告天”的讨明檄文,起兵伐明。这七大恨,每一恨都蕴含着与明朝的深重国仇家恨。
其中,第一恨是明朝无故挑起边患,杀其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这件事成为了努尔哈赤与明朝决裂的导火线。回首往事,觉昌安和王杲为了维护本地利益与明朝发生冲突,觉昌安为救孙女而进城劝降阿台,最终不幸遇难。这一事件让努尔哈赤失去了祖、父,也让他与明朝的恩怨达到了顶点。
除了第一恨外,其余六恨大多与经济利益相关。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族后,有了足够的实力,这才发布了“七大恨告天”,与明朝彻底决裂。他的举动充满了勇气和决心,也展现了他的野心和抱负。
努尔哈赤是一个充满智慧、勇气和决心的人物。他在面对强敌时选择了隐忍和韬光养晦,而在实力足够时又敢于挑战强敌。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英勇善战、富有策略的民族英雄形象。他的“七大恨告天”,不仅是他与明朝决裂的标志,也是他统一女真、建立后金的起点。他的事迹,将永载史册,激励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