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之简介
杨敏之:反腐事业的坚定贡献者
目录
一、基本资料
杨敏之,男,生于1933年4月,河北省丰润县丰登坞乡杨家庄人。他是中国监察学会的前副会长,也曾是湖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为湖南的反腐事业做出了长达十年的贡献。他的胆识和一身正气,赢得了全国纪委系统的极高赞誉。这位伟大的战士于2014年7月29日凌晨在湖南长沙因糖尿病并发症去世,享年81岁。
二、人物生平
杨敏之的生涯充满曲折和奋斗。他早年积极参与抗日组织儿童团活动,后入唐山省立中学就读。因家庭困难,他1947年辍学参加革命工作,在中国开办的丰润县银行任会计和会计股长。随后,他随军南下,于1949年7月加入中国。他的职业生涯涵盖了湖南的多个地区和工作岗位,包括零陵地区干部学校、零陵地委、江华县一区、四区区委、湘南区委党校等地。
三、“文革”中的坚韧
在“文化大革命”中,杨敏之遭受冲击,被下放到市五七干校劳动。尽管面临困境,他仍坚守原则,展现出一身正气。
四、个人事件:郴州“官场地震”的点评
2007年,湖南郴州市发生“官场地震”,杨敏之被南方周末特邀进行点评。他对于前公安局长孙湘隆的正义作为表示赞赏。他指出,孙湘隆能在当时的体制下,顶住压力,坚持原则,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也指出,仅仅依靠个人的觉悟来防止腐败、抵御腐败是行不通的,问题的症结在于旧的体制上的障碍。杨敏之的评价深刻而富有洞察力,反映出他对反腐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深入的思考。
杨敏之的一生,是献身于反腐事业的一生。他的胆识、正气和坚定的信念,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的离世,让我们深感痛惜。他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被我们铭记,激励我们在反腐的道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