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法师简介
海山法师,本名马廷耀,于1928年诞生于四川省西充县一个深具佛缘的家庭。自幼便沉浸在儒典之中,精通四书五经,展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天赋与超然志趣。十五岁那年,他顺应内心召唤,剃度出家,并在十八岁之际,于成都文殊院接受完整的佛教戒律。随后,他进入昭觉寺佛学院深造,系统学习禅、密、律、净及唯识宗等佛法精髓。
这位伟大的高僧,不仅在中国佛教界担任要职,如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等,还是四川遂宁广德寺的方丈大师。他于2013年4月24日在四川遂宁安详圆寂,享年86岁,僧腊70年,戒腊68夏。
海山法师的一生丰富多彩,充满传奇色彩。他的基本资料显示,他出生于四川省西充县,信仰佛教。在人物简介中,我们了解到他的佛学之路起步于儒典的学习,后进入佛学院深造,并亲近多位佛教大德。
在人物简历部分,我们得知法师在解放前后历经风雨,多次遭受磨难。他曾当过扫盲教师、售粮模范,两次进入政治学校接受学习改造。尽管有人推荐他进入“革命大学”,或劝他还俗成家,但法师始终坚守信仰,不为名利所动。
海山法师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学僧时期,从十五岁到二十二岁,他学习佛法和佛门仪规。接下来是从1949年到1979年的自修自学成长时期,他在逆境中承受磨炼。从1979年到2009年,是法师入世弘法利生的时期,他致力于落实宗教政策、恢复道场。而2009年以后,则是他放下一切、专注于养道念佛的自修时期。
海山法师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坚守信仰的一生。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遭遇何种困难与挑战,都要坚守信仰,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