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会被杀之后,哥哥钟毓最后是什么结局?
钟毓,这位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出身于颍川钟氏,他的生平经历堪称一部生动的历史剧。景元四年(263年),正当钟毓的兄弟钟会率领魏国主力灭亡蜀汉,手握重兵之际,却传来了钟毓病逝的噩耗。这位逝去的钟毓,却以其生前的一句话,无声地保护了他的家族。
景元四年,风云变幻。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浪潮中,钟会反叛之心萌生,欲在成都自立。他让姜维统领蜀汉人马,讨伐司马昭。好景不长,钟会的计划迅速败露。到了景元五年(264年),魏军发生兵变,钟会与姜维一同被杀。反叛是大罪,要灭族的。
钟会的养子及整个钟氏家族的人都被逮捕下狱,面临着诛灭三族的危机。正当司马昭却突然想起了钟毓曾对他说过的一句话。那是钟毓预见到自己弟弟野心勃勃,曾私下提醒他不可不加以防备。司马昭因钟毓的坦诚和预见而心生敬意。在钟会谋反之后,司马昭并未对钟氏家族赶尽杀绝,而是想起了已故的钟毓以及他父亲钟繇的功绩,心生怜悯。他网开一面,赦免了钟毓之子钟峻和钟,并让他们官复原职。还允许向雄为钟会收尸安葬。就这样,因钟毓的一句话,整个钟氏家族得以幸免于难。
历史的传承总是经过岁月的沉淀与演绎,然而这一事件的真相却在《三国志》中得以记录。《三国志 钟会传》详细记载了这段历史,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和人物性格。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钟毓的智慧与预见性,也看到了司马昭的仁慈与决断。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段关于人性、智慧与决断的传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但这段历史的传承值得我们珍视与传播,因为它不仅是一段过去的故事,更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反思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