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势的意思,书法中的“势”是什么意思?
所谓书法的“势”,其实原本并不神秘,只是人们常常将其过分渲染和夸大。真正的“势”,可以理解为姿态、姿势和势力,在书法领域中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
从单个字的角度看,“势”指的是结构。每个汉字都有着不同的结构形态,如同人的姿态各异,有的字形态修长,有的则显得矮胖。这种结构上的差异使得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风格。例如,古人对于书法的“势”极为讲究,在楷书、隶书、行书和草书等各种书法形式中,都强调造势的重要性。像唐代书法大师欧阳询,他的楷书作品以险峻著称,通过精心的笔画构造,营造出一种大气磅礴、威严耸立的艺术效果。
任何事情都要适度,过分追求造势反而会失去书法的本质。在现代的一些书法作品中,一些书法家过于追求造势,甚至故意将字写得扭曲变形,好像只有这样才显得艺术。但在我看来,书法造势应该适度,在一篇书法作品中,造势的部分应该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内,比如百分之十左右就已经足够,过多的造势反而会让作品显得怪异甚至丑陋。
从整篇作品的角度来看,“势”则是指章法。书法的势不仅体现在单个字上,更重要的是在整篇作品的布局和构造上体现出来。章法布局是书法艺术的骨架,通过合理的安排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营造出一种整体的“势”感。
这种“势”的营造,可以通过各种手法来实现,如俯仰、向背、虚实、疏密、浓淡、润枯、肥瘦等。这些手法实质上是在创造矛盾,然后通过巧妙的化解来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就像一首优美的乐章,需要通过不同的音符和节奏来构建出动人的旋律,书法也是如此,通过各种手法的运用,营造出一种流动的、有生命力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