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刚堂庭审三度泪洒现场,背后有何故事
郭刚堂庭审泪洒现场,24年寻子路与人贩子的拒不认罪引发深思
郭刚堂,一个因儿子郭新振被拐而走上长达24年寻子之路的普通人,其故事曾被导演彭三源改编并搬上大银幕,成为电影《失孤》的原型人物。时光回溯到那个揪心的日子1997年9月21日,年仅2岁半的郭新振被拐走。自此以后,郭刚堂的人生便与寻子之路紧密相连。
近日,在2023年7月7日的庭审中,郭刚堂三度情绪失控,泪洒现场。第一次是在公诉机关陈述案情时,第二次是在辩护律师谈及郭新振遭遇时,第三次则是他自身发言时。他之所以如此激动,一方面是因为两名被告人呼某吉和唐某霞在庭审中相互推诿,拒不认罪。呼某吉将责任推给唐某霞,声称孩子是后者拐走的并在河南卖出;而唐某霞则称是受到了呼某吉的指使。这种人贩子的狡辩和满不在乎的态度,让郭刚堂愤怒至极。另一方面,回想自己多年的寻子经历,郭刚堂心中五味杂陈,情感难以自抑。
长达24年的寻子旅程中,郭刚堂骑坏了十辆摩托车,行程超过五十万公里。他走遍了中国三十多个省份,这份坚韧与执着让人动容。庭审现场的泪水,不仅是对过去艰辛的感慨,更是对人贩子拒不认罪的愤怒与对法律公正的深切期盼。他的声音坚定,表示相信法律会给予一个公平公正的结果,并坚决要求严惩人贩子。
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社会对于儿童安全的深刻反思。郭刚堂的故事提醒我们,儿童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保护。我们期待法律能够严惩人贩子,让这样的悲剧不再上演,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我们也期待社会能够给予郭刚堂更多的支持与关注,让他的寻子之路不再那么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