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与张伟平:合作背后的故事
一、合作起源:始于友情,因信任而发展
初识契机
巩俐的牵线,让张艺谋与张伟平夫妇在1990年的春节得以相识。这一偶然的聚会,源于张伟平妻子对巩俐的深厚喜爱。张伟平对张艺谋的“冷淡”态度印象深刻,两人性格互补张伟平直爽外向,张艺谋内敛低调逐渐建立了私人友谊。
首次投资
1996年,张艺谋在《有话好好说》遭遇撤资困境。张伟平出于对朋友的义气,投资了2600万元。虽然这部影片最终亏损超过千万元,但这次合作奠定了两人长期合作的基础。此后,张伟平成立新画面影业,专注于投资张艺谋的作品。
二、黄金时期:商业与艺术共舞 成就票房神话
票房神话
进入2000年后,张艺谋与张伟平的合作为观众带来了《英雄》、《十面埋伏》等电影巨作。张伟平创新的营销策略(如《英雄》的全球首映礼、高价出售版权)推动了国产电影的市场化进程,屡创票房纪录。
“专营模式”
新画面影业专注于张艺谋电影的制作,形成了的“导演-制片”合作模式。张伟平对外宣称张艺谋是核心,甚至表示“张艺谋想拍啥,我就投啥”,体现了其对张艺谋的高度信任与尊重。
三、矛盾升级:利益与理念的碰撞
创作分歧
张艺谋追求艺术,而张伟平更强调商业元素。例如,在《三枪拍案惊奇》的制作中,张伟平强行加入喜剧演员小沈阳,这与张艺谋的创作初衷产生了直接冲突。
利益分配问题凸显
随着合作的深入,利益分配问题愈发凸显。张伟平掌控影片的发行权,实际收益远超导演分成。张艺谋团队曾表示,他们未获得合理的回报,甚至长期租房生活。
信任危机
张伟平的强势不仅体现在创作中,还干涉张艺谋的私人生活。他要求张艺谋与巩俐分手,介入选角等决策(如《金陵十三钗》中倪妮的签约争议),使张艺谋产生了被束缚的感觉。
四、决裂与余波:昔日兄弟变对手
公开决裂
合作结束在《金陵十三钗》之后。张艺谋表示十六年的合作充满艰辛与失望,而张伟平则指责其单方面毁约。
超生事件
2013年,张伟平被指通过侄女何曝光张艺谋与陈婷的非婚生子事件,导致张艺谋被罚款748万元。张艺谋认为这是一种报复行为,多次起诉张伟平侵犯其权益。
五、合作的遗产与反思:成就与问题并存
张艺谋与张伟平的合作为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做出了贡献,但也暴露出导演与资本方的权力失衡问题。这一合作案例不仅反映了中国电影产业的进步,也提醒我们面对资本时,导演等创作者可能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张伟平的强势风格成就了票房神话,但也加速了合作的崩解,为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