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揭0元培训课诈骗套路
央视报道的“0元培训课”诈骗案件揭示了针对特定群体的欺诈行为。这些骗局通过精心设计的套路,瞄准了中老年人、宝妈以及对副业感兴趣的群体。骗子们运用心理学和互联网营销手段,进行虚假宣传,诱骗受害者付费。为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这些诈骗手法,并时刻提高警惕。
骗子们利用人们渴望学习新技能的心理,推出“零成本学剪辑”、“五天速成”等诱人的宣传口号。他们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渠道广泛传播这些信息,吸引潜在受害者的注意。在初期,他们可能会提供一些免费的课程或服务,以此作为诱饵来吸引人们深入参与。
接着,诈骗团伙会伪造高流量、高收益的数据,宣称受害者的账号具有巨大潜力。他们虚构同龄人的成功案例,以情感绑架的方式强化信任。利用饥饿营销手段制造焦虑,声称限时折扣、名额有限等,迫使受害者不断追加购买课程或服务。这种多重话术闭环收割的方式使受害者陷入不断付费的恶性循环。
诈骗团伙还设计了各种退费障碍。他们承诺的退款往往只是口头形式,并未写入合同。资金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迅速转移,一旦受害者要求退款,他们便以已提供服务为由拒绝退款。这使得受害者难以追回损失。
针对这类诈骗行为,我们需要保持警惕。特别是中老年人、低线城市居民以及宝妈等群体,由于缺乏互联网防骗意识,更容易受到骗子的欺骗。我们需要提高这些群体的防范意识,让他们了解骗子的手法和套路。
监管方面也存在一些难点,如违法成本低、证据固定困难以及资金追回率低等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监管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骗意识。受害者应该妥善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虚假广告。
“0元培训课”诈骗是一种严重的欺诈行为,需要我们共同防范和打击。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避免落入骗子的陷阱。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监管和宣传教育,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