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死弓藏兔死狗烹

健康新闻 2025-04-22 10:06www.tongjingw.cn缓解痛经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是中国古代一句深具哲理的谚语,其背后隐藏着一种关于权力、功绩与人性考验的残酷现实。让我们深入这一成语的丰富内涵。

一、语义

该成语的字面含义看似简单直接,即飞鸟灭绝后弓箭被废弃,狡兔被捕杀后猎犬被烹食。这背后所隐藏的引申含义却极为深刻。它常被用来比喻统治者或合作伙伴在利用他人达成目标后,往往会抛弃或诛杀有功之人。这种“物尽其用,人尽其害”的残酷现实,让人不禁深思。

二、典故出处

这个成语的历史背景十分丰富。最早可以追溯到《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在劝文种离开越国时,便提到了这个成语的变体。范蠡因识破勾践“可与共患难,不可共安乐”的本性,功成后选择了隐退经商。而文种未听从范蠡的劝告,最终落得被赐死的悲惨下场。《淮南子说林训》和《水浒后传》等文献也有相关的记载。这些典故与文献,为这个成语赋予了深厚的历史底蕴。

三、演变与变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表述逐渐多样化。《史记》中的“蜚鸟”“走狗”,到《论衡骨相》中的“飞鸟”“走犬”,虽然表述有所差异,但核心意象并未改变。鲁迅曾在《立此存照》中引用此语,以讽刺政治权谋的虚伪性。这个成语的演变与变体,不仅展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也反映出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权力与功绩的思考。

四、文化影响

这个成语的文化影响深远。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君臣关系的脆弱性,更成为现代职场、政治中“卸磨杀驴”现象的类比。这个成语也强调了“功成身退”的生存智慧。如范蠡成为“商圣”的典范,他的智慧与决断力让人们明白,在达到目标后,适时隐退同样是一种智慧的选择。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文种悲剧,则警示人们在权力的游戏中需保持清醒与警觉。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是一个关于权力与功绩的寓言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人性考验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在这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里,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觉与智慧,才能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立足。

上一篇:抢抓好农时春耕备耕忙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2016-2025 www.tongjingw.cn 痛经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缓解痛经,月经周期,痛经药,月经不调,痛经怎么办,大姨妈,治疗痛经,女人痛经,月经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