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周六也要上课
政策调整:多地响应双休计划,推进学生休息权益的落实
一、双休普及,地区推进有序
近日,广西全区范围内中小学生的福音传来,自3月15日起,广西所有中小学校全面实行了周末双休制度。这一决策明确了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性,旨在保障学生的休息权益。而在广东,尤其是清远和惠州等地的高中,正逐步推行双休制度。广州的大多数高中已经严格执行这一政策,但仍有一些学校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培优或开设选修课。浙江和江苏的部分地区也开始先行调整,如杭州和扬州的高一、高二年级已经全面停止周末返校或调整为单休。
二、执行争议:部分地区周末补课现象依然存在
尽管多地已推行双休制度,但仍有一些地区存在周末补课的现象。据家长反映,四川达州市高级中学江湾城校区周六全天正常授课,周日晚上还强制晚自习,涉嫌违反了义务教育阶段不得占用周末的规定。对此,当地教育局回应称,课后服务需要遵循收费标准和自愿原则。为了应对高三的教学压力,南通等地的高三学生采取了单休模式,部分学校通过压缩暑假或调休来弥补课时。
三、社会反响:家长焦虑与补课需求上升
学校实行双休后,一些家长转向校外培训机构寻求补课。在长沙和汕头等地,补习班报名出现激增。据了解,部分机构单科大班课的收费约为190元/两小时,一对一课程的收费甚至高达800元。家长对此态度不一,一部分家长支持双休以保障学生的休息,另一部分家长则担忧自主时间的增加可能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并需要额外投入补课费用。
四、政策规范与争议焦点
教育部门对于学生的学习和休息有着明确的规定。据政策规定,初中生每日应保证9小时的睡眠时间,就寝时间不得晚于22:00。在实际执行中,寄宿制学校面临一些困难。关于课后服务的收费问题也成为争议的焦点。家长对周末补课收费的合理性存疑,而根据相关部门的核定标准,课后服务费需按发改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如通川区初中的课后服务费为每月180元/生。综合来看,当前教育部门正在逐步推进减负政策,但地区差异和执行力度的不均衡导致实际落实情况参差不齐。家长和学校在学业压力与休息权益之间仍需进一步平衡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