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电子章怎么弄
在中国,企业电子印章的制作和使用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监管,确保其合法性和安全性。下面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关于电子印章的一些详细信息。
一、电子印章的类型与法律效力
官方备案型电子章,这是一种经过公安部门备案,由国家认可的CA机构颁发的数字证书印章。依据《电子签名法》,这种电子章拥有与实体公章同等的法律效力。企业内部电子章则主要用于内部流程审批、文件传阅等,其使用规范需通过企业规章制度明确。
二、正规办理流程(以北京为例)
办理电子印章前,企业需要准备一些前置资料,包括营业执照原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实体印章备案证明以及经办人授权委托书。在2024年,企业可以通过线上办理、线下窗口办理以及银行渠道办理等方式获取电子印章。具体的线上办理步骤包括登录“北京市统一电子印章系统”、上传营业执照扫描件、进行法定代表人人脸识别验证等。
三、技术规范要求
电子印章的制作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GB/T 38540-2020加密算法、可信时间戳以及国家授时中心时间源等。文件格式也需要符合特定要求,例如PDF文档需符合PDF/A-3标准,签章位置需预留3cm×3cm空间。
四、使用管理规范
企业在使用电子印章时,需要进行权限管理,建议采用三级审批制度。为了保证电子印章的安全,应该使用国密算法的UKey进行存储,禁止云端明文存储。还需要进行风险防控,如定期在“全国电子印章验证平台”验证印章的有效性,对接“天眼查”API实时验证合作方印章真伪。
五、常见问题处理
企业在使用电子印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跨境使用和印章挂失等。跨境使用时,需提前办理海牙认证或根据涉及地区进行特定认证。印章挂失时,企业需要立即登录原申领平台进行挂失,并在3个工作日内到属地公安机关报案。重新申领时,需提供《印章遗失声明》公证书。
企业电子印章的办理和使用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合法性和安全性。建议企业优先通过省级政务服务网办理,以提高办理效率,同时避免合同无效的法律风险。企业自行制作的电子章若未备案,可能面临合同无效的法律风险,因此合规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