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黔东南州:贵州的璀璨明珠与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地
在贵州省的东南部,有一片神奇而富饶的土地,这里就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它东邻湖南省,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占地面积达到了惊人的3.03万平方千米。这片土地上,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让人流连忘返。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的东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它下辖1个县级市凯里市,以及丹寨、麻江、黄平、施秉、镇远等共15个县。首府凯里市是这片土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里的地势以中山、低山和丘陵为主,海拔多在500至1000米之间。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使得这里的气候宜人,境内流淌着清水江、阳河等983条河流,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二、人口与民族
黔东南州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截至2023年末,这里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375.73万人。其中,苗族和侗族是这里的主要民族,他们的比例分别达到了42.6%和30.1%。这里还有布依族、水族、瑶族等世居民族。他们的语言保留得非常好,日常交流仍然以本民族语言为主。
三、政治与行政
黔东南州的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它们行使地方国家机关职权及自治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不适合州情的上级决议进行调整。州驻在凯里市的北京东路21号,现任州长杨光杰主持全面工作,分管财政、审计等重要领域。近期,州还召开了廉政工作会议,推动农村劳动力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设施渔业发展等经济工作。
四、经济与生态
黔东南州的生态资源十分丰富。这里以油菜花海、传统村落等自然景观而闻名。比如,从江县贯洞镇的油菜花田就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了乡村生态旅游的亮点。黔东南州还依托交通优势,如湘黔铁路、沪昆高速以及黎平/凯里黄平机场等,积极推进农业、旅游业及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
五、历史与法律地位
黔东南州的历史悠久,法律地位也很重要。它于1956年7月正式成立自治州,之后经过多次调整,形成了现在的15县1市的格局。为了保障民族区域自治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还特别制定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这一条例为黔东南州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黔东南州是贵州省的重要民族自治区域,它的地理、行政、人口、经济等多维度信息都展现了其独特的发展现状与特色。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无论是历史底蕴还是现代发展,黔东南州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世人前来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