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饮食把握“十个拳头”
老年营养专家介绍:老年人日常膳食的“十个拳头”原则
老年营养学会的专家日前为我们解读了老年人日常膳食的“十个拳头”原则,帮助老年人更直观地理解每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那么,这些原则具体是如何指导我们日常生活的呢?接下来就跟随专家一起了解这十个“拳头”。
一、掌握膳食中的“十个拳头”原则:包括一个拳头的肉类(包括鱼、禽、蛋、肉),两个拳头的谷类(各类主食,包括粗粮、杂豆和薯类),两个拳头的奶类和豆制品以及五个拳头的蔬菜瓜果。专家还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提出了四条膳食指南,包括食物要粗细搭配、易于消化,公道部署饮食以提高生活质量等。其中肉类摄入应以鱼虾禽肉为主,保证每天适量摄入蛋类,同时注意摄入粗粮杂粮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随着年纪增加,老年人钙的需要量也大大增加,因此要注意喝牛奶,并选择低脂牛奶以保护心血管健康。大豆含有优质蛋白质和多种营养成分,老年人每天应适量摄入豆制品。
二、老人饮食养生的原则:老人的日常饮食保健至关重要。对于老年人来说,饮食养生的原则包括不贪多求饱,避免长期过量进食导致胃肠负担加重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要注意膳食平衡,避免摄入过多肉类脂肪导致营养平衡失调和代谢紊乱。老年人应适当摄入纤维素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老年人的胃肠消化吸收功能较弱,应避免食用过硬或煮得不烂的食物。在饮食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要贪快,以免发生危险。
三、适合老年人的食物:专家推荐了一些适合老年人食用的食物。这些食物不仅营养丰富,还有助于预防一些常见疾病。例如,鱼类的脂肪含量较低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血脂异常有一定作用;禽类的脂肪含量也较低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奶类富含钙质且有利于降血压;豆类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有利于保护心血管。还有一些其他食物如蔬菜瓜果等也是老年人的健康选择。
老年人在饮食养生方面需要特别关注一些要点。对于牙齿脱落不全的老年人来说,饮食过快、咀嚼不烂会增加胃的负担,还容易引发意外。老年人在饮食方面应该保持八分饱,避免贪多求饱,这不仅有助于消化,还能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老年人还应该避免贪酒,长期饮酒会导致心肌变性,加重心脏负担,甚至引发肝硬化。他们应该控制盐的摄入量,过多的盐分容易导致高血压、中风等疾病。老年人应避免过食甜食和过热的食物,以免引起肥胖、糖尿病等健康问题。在饮食方面,老年人宜素少荤、宜鲜忌陈、宜少忌多、宜淡忌咸、宜温忌冷。
对于老年人来说,有些食物特别适宜食用,比如松子、大蒜、白菜和海带。松子具有健身心、滋润皮肤、延年益寿的功效;大蒜具有杀菌和预防疾病的作用,还有抗癌功效;白菜则能退烧解热、止咳化痰,促进肠壁蠕动,帮助消化;海带是一种低热量的美容健康食品,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老年人也需要避免一些不宜多吃的食物,如方便食品、熏烤类食物和酱类食物。这些食品含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尤其是方便食品中的油脂氧化产物和熏烤类食品中的致癌物质,对老年人的健康构成威胁。酱类食品含盐率较高,老年人应该少吃,以免加重钙的流失和肾脏负担。在饮食方面,老年人应该遵循合理的饮食原则,选择健康的食物,保持适度的饮食量,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健康。关于老年人饮食的几点建议
高血脂是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它可能引发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并发症,对老年人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动物内脏食物虽然营养丰富,但由于其胆固醇含量较高,老年人过量摄入容易导致血脂上升,因此应适量控制。
许多老年人钟爱动物血类食物,如猪、羊、鸡、鸭、鹅等。这类食物同样含有较高的胆固醇,虽然偶尔品尝一二次可以满足口腹之欲,但不宜频繁或大量摄入。
随着糖尿病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甜食类食品的摄入也需要严格控制。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摄入过多的糖容易引发血糖升高,并可能转化为脂肪,导致血脂增高。老年人在选择饮食时,应尽量选择低糖食品。
关于老年人的饮食注意事项,除了上述几点,还需强调以下几点:
一、老年人应对饮食有所克制,避免过量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二、饮食宜清淡,尽量避免过于油腻和咸味过重的食品。
三、饮食要全面均衡,不偏食。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的食品,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老年人的饮食健康至关重要,合理饮食是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关键。希望每位老年朋友都能关注自己的饮食健康,合理安排饮食,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