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系血亲不能输血
最近,关于直系亲属之间献血存在致命风险的微博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与热议。这条消息让人们困惑不已,因为在电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亲属间直接献血的场景。那么,究竟为什么直系亲属之间不能随意献血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目录
一、为何直系亲属相互献血存在风险?
二、医院为何仍会动员亲属献血?
三、如何解决直系血亲不能输血的问题?
四、直系亲属输血真的安全吗?
五、为什么移植亲属间易成功,而输血却截然相反?
一、为何直系亲属相互献血存在风险?
专家指出,直系亲属间献血主要存在一种名为“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风险。这是一种输血中的严重并发症。当直系亲属间的血液输入受血者体内时,由于双方基因相似,受血者的免疫系统不会将供血者血液中的免疫活性淋巴细胞视为外来物进行排斥。这导致这些淋巴细胞在受血者体内存活并增殖,进而攻击受血者的细胞和组织,可能导致严重的器官损害甚至死亡。
二、医院为何仍会动员亲属献血?
尽管存在上述风险,但在临床急需用血的情况下,由于血库血量不足,医院可能会动员家属进行互助献血以确保手术的进行。但专家强调,一般不建议直系亲属之间进行献血,而是更倾向于推荐血缘关系较远、身体状况良好的亲属进行献血。医院也会采取措施如联系血站对血液进行特殊处理以降低输血风险。
三、如何解决直系血亲不能输血的问题?
亲友互助献血的概念存在一些误区。实际上,当需要从血站调度血液时,调出的血液并不是捐献者本人的血液,而是其他人的血液。这种方式的目的是为了应对血库血量不足的问题,同时避免直系亲属间输血可能带来的风险。专家呼吁公众正确认识这种做法,并了解亲友互助献血的好处。
四、直系亲属输血安全吗?
事实上,直系亲属之间输血存在较高的风险。由于双方基因相似,供血者血液中的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容易在受血者体内存活并增殖,可能导致严重的免疫反应,如TA-GVHD。直系亲属之间应慎重考虑输血。
五、为什么移植亲属间易成功,而输血却截然相反?
移植和输血在本质上是不同的。移植需要的是造血干细胞,这些细胞在亲属间匹配度较高,且移植后的免疫反应相对较小。而输血涉及的是血液中的多种成分,其中包括免疫活性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在亲属间输血时可能引发严重的免疫反应。虽然移植在亲属间容易成功,但输血时亲属间却应慎重考虑。这些外来客在输血者的身体内会迅速分裂和增殖,它们不会放过任何细节,将输血者的淋巴细胞视为异物并加以排斥。继而,这些外来客会攻击输血者的免疫系统,引发严重的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虽然这种情况在非亲属间的输血中发生的概率较小,但亲属间的血缘关系越近,尤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风险会急剧上升。亲属间直接输血可能不仅无法救命,反而可能带来致命风险。
在面对这样的医学问题时,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移植在亲属间容易成功,而输血却恰恰相反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深入了解。
移植的成功与亲属间的血缘关系密切相关。由于与我们的遗传物质紧密相连,亲属间的移植更容易被受血者的身体接受并融合。输血却完全不同。虽然直系亲属间的血液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但当这些血液输入受血者体内时,其中的淋巴细胞可能会被误认为是“自己人”,但实际上它们会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可能会导致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这种疾病来势汹汹,一旦发病,病情严重,现有的治疗方法几乎无效,死亡率极高。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皮疹、腹泻、淋巴腺肿大、肝肿大以及溶血性贫血等。值得注意的是,受血者在接受血缘关系较近的供血者的血液时,由于遗传基因的部分相似性,使得供血者的淋巴细胞能在受血者体内植活并增殖,反过来攻击受血者,造成严重的组织器官损害。预防这种疾病的最佳方法就是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亲属间直接输血。而当必须输血时,通过辐照技术灭活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对于影视剧中的错误剧情,我们应保持警惕并避免误导公众的健康意识。供血机构的合法性是保障血液安全的关键所在。我们不能忽视这一事实:即使是直系亲属间的献血也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医疗规范并保障用血安全。专家强调输血的本质属于细胞移植,而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的免疫反应需要我们高度警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公众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