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吃素为什么也得脂肪肝
脂肪肝介绍:谁是易感人群?又该如何应对?
=====================
一、脂肪肝的生化指标与辅助检查结果解读
肝脏健康与一系列生化指标息息相关。当涉及到脂肪肝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指标:
排泄减少的程度与肝脏脂肪浸润程度有直接关系。当脂肪在肝脏内积累过多时,会影响正常的排泄功能。
在严重脂肪肝情况下,血胆红素可能会有所升高,而在轻中度脂肪肝时则可能正常。
凝血酶原时间(PT)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通常正常,但部分可能会有所延长。
血胰岛素水平、糖耐量等也与脂肪肝有一定关联。血尿素氮、尿酸等偶尔也会出现升高。
辅助检查方面,我们可以借助现代医疗技术来进一步诊断脂肪肝:
B超检查能够显示脂肪肝的超声波图像,根据其回声波的衰减程度,脂肪肝可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
CT检查在诊断脂肪肝方面的准确性更高。其图像表现主要为肝密度普遍或局限性降低,甚至低于脾及肝内血管密度。
MRI检查虽然一般认为其价值较B超和CT为小,但也能显示肝脏的脂肪浸润情况。
肝活检是确诊脂肪肝的重要方法,尤其在局限性脂肪肝的情况下更为准确。
二、哪些人容易得脂肪肝?
脂肪肝并非随机降临,以下几类人群更易受其影响:
嗜酒、酗酒的人。酒精对肝细胞有毒害作用,可导致脂肪在肝脏内堆积。
肥胖的人。约有50%的肥胖症患者可能合并脂肪肝,肥胖者血液中游离脂肪酸过多,容易导致肝脏脂肪堆积。
营养过剩的人,特别是偏食荤菜和甜食的人,由于摄入过多的高脂、高糖食物,增加了肝脏的负担。
营养不良的人。由于热量和蛋白质供应不足,身体动员脂肪进入肝脏,导致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活动过少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机能的减退,若缺乏足够的活动和体育锻炼,容易导致脂肪在肝脏的堆积。
其他如患肝炎、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以及接触药物或化学物质的中毒者、孕妇等也可能导致脂肪肝。
三、脂肪肝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对于脂肪肝患者,饮食调整至关重要:
对于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在保证营养物质的正常摄入前提下,应适当减少脂肪、糖类及总热量的摄入。选择植物油并限制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但减肥措施需适度,过度限制饮食也可能带来不良后果。
初期减肥速度过快可能导致体重反跳及其他健康问题,因此减肥过程需平稳并持续。
脂肪肝的防控与应对需结合个人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调整、体育锻炼以及必要的医疗干预来综合施策。疾病百科:脂肪肝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脂肪肝患者的饮食与生活建议
温馨提示:合理膳食,每日三餐要调配合理,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有助于清除肝内脂肪。适量的体育锻炼和开朗的心情也是关键。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作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脂肪肝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且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其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不一,但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通常可恢复。
饮食疗法介绍:
对于脂肪肝患者,饮食疗法是重要的一环。以下是针对不同情况的脂肪肝患者的饮食建议:
1. 对于初级阶段的减肥目标,应将减肥程度控制在 10%-15%以内。每日摄入的热量约为1200-1800千卡,并持续约一年的时间。若效果不明显,可考虑改用低热能饮食疗法,每日摄入600-1200千卡。
2. 对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戒酒是特效手段。同时要保证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以纠正营养不良。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尤其是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因为它们可能通过脂质过氧化作用加重肝组织损伤。
3. 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则应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及低纤维素饮食为主。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加用复合氨基酸制剂。
其他信息:
脂肪肝不仅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不一。常见的症状包括肝肿大、疲劳、消瘦、恶心呕吐、食欲异常以及右上腹痛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饮食疗法。对于所有人群都存在发病风险,因此预防和治疗同样重要。
相关医院推荐:
广州机关医院肝病治疗中心、潮州医康医院、南海广德中医院等都是专业的肝病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希望上述信息能帮助脂肪肝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和治疗方法,积极进行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达到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