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启对越南送电
重启中越电力互联:绿色能源的融合
自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与越南芒街之间,一条承载着两国深厚情谊的电力脉络在悄然间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历经七年的沉寂后,一场特殊的重启,将两国的命运再次紧密相连。它不仅是电网的重联,更是中越友好合作的新篇章。
一、工程概况与重启时间
在时间的见证下,一项重大的工程悄然启动。中国于2023年5月成功恢复了通过广西东兴与越南芒街的110千伏联网工程对越送电。这不仅仅是电力的输送,更是两国合作的象征。第一阶段计划输送约6800万千瓦时的电力,月均供电量达到惊人的3000万千瓦时。这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回归,是自2016年以来中断多年后,时隔七年首次重启的对越输电。
二、直接诱因:越南电力危机及其影响
越南遭遇的极端高温与干旱成为此次合作的直接诱因。北部11座水电站因河流水位过低而停运,部分河流水量不足正常水平的四成。电力缺口的扩大不仅威胁到民众的正常生活,更对工业区的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三星、富士康、佳能等知名企业被迫调整生产时间,甚至暂时停工避峰。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不仅打乱了供应链,更对越南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三、合作机制与定价策略
中越之间的电力合作源远流长,自2005年起便开始了合作之旅。此次重启的电力主要来源于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售价比越南国内电价更为优惠,每度仅为0.47元人民币。输电线路聚焦于越南北部的芒街等制造业密集区域,旨在优先保障这些区域的用电需求。这不仅是一次电力的输送,更是一次经济的支援。
四、深远影响与意义
这一合作对于越南而言,不仅缓解了其经济压力,更是稳定了制造业的发展,避免了外资企业的大规模停工撤离。这也被视为两国“山水相连”传统友谊的延续,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区域能源互联的示范项目。它不仅仅是电力的交流,更是两国情感的交融。
五、长期展望与潜在挑战
未来,越南希望借此机会推动本国电力技术的升级。中国是否会输出相关技术仍是未知数。区域能源合作可能面临地缘政治波动的影响,如南海局势等外部因素都可能对这一合作带来影响。但无论如何,这一合作都展现了中国作为区域大国的责任担当,也强化了与东南亚邻国的经济依存关系。这是一种互信的表现,是一种责任的体现。通过此次合作,中国与越南的友谊将更进一步,两国之间的合作也将更加紧密。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是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