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志愿兵
一、志愿兵概述
性质定位:志愿兵,又被称为职业军人,他们与部队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享受与职业化相对应的工资待遇。他们是军队中的精英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
构成元素:志愿兵主要由服役期满的技术骨干义务兵构成。除此之外,也有直接从普通高校中选拔专业对口的大学生加入。他们凭借专业技能和实战经验,成为部队中的佼佼者。
二、严格的服役条件
选拔门槛:想要成为志愿兵并非易事。候选人需满足服役满六年(义务兵役期结束后)的条件,同时要具备突出的专业技能并通过严格的考核。最终,需经团级以上单位批准,方可踏入志愿兵的队伍。
服役年限:志愿兵的服役年限较长,通常在15-20年之间,最高年龄不超过40岁。在特殊情况下,服役年限还可以得到延长,为国家的安全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三、优越的待遇与地位
经济待遇:志愿兵领取的是工资,虽然略低于排级干部,但已经是一份相当不错的职业收入。退役后,国家会为他们安排工作,确保他们的生活无忧。满55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他们还可以办理退休,享受退休待遇。
军装与身份象征:早期的志愿兵身着“四个兜”干部式军装,他们的身份介于士兵与干部之间,属于军队中的特殊阶层。他们是军队中的精英力量,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尊重。
四、与义务兵的区别
将义务兵与志愿兵进行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两者的差异。
| 对比维度 | 志愿兵 | 义务兵 |
|--|||
| 服役动机 | 基于长期为国家服务的决心和愿望,追求职业化的发展道路 | 履行国家法定的兵役义务,服役期限固定为两年 |
| 期限设定 | 根据个人选择与部队需要,可以是数年甚至数十年(职业合同制) | 固定两年,期满后需选择继续服役或退役 |
| 待遇差异 | 工资制,退役后有安置保障 | 供给制,服役期间无工资 |
| 职业路径发展 | 可通过晋升成为高级军士(如“兵王”)继续发展职业道路 | 服役期满后可选择继续作为志愿兵服役或退役 |
五、其他说明及背景介绍
名称演变:自2022年起,“士官”这一称呼被逐渐替换为“军士”,但“志愿兵”这一学术名称仍然被广泛应用。在军队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责任。他们为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技术岗位的需求原因以及社会观念和提干机会的差异影响女兵转为志愿兵的比例相对较低。尽管如此他们在军队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