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包裹损坏谁担责?专家:要用默认快递公司
在春节期间,国家快递大数据平台监测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累计揽收和投递的快递包裹数量高达6.6亿件,同比增长了惊人的260%。这一节日快递量的激增,无疑给物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包裹损坏的风险也随之增加。面对可能的包裹损坏情况,责任归属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给出了明确的解答。他强调,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动产的转移需遵循预先约定。若无相关约定,则可根据其他法律法规进行裁定。在电子商务法领域,发货过程中出现的商业风险及损失应由平台内经营者(即商家)承担,除非消费者自行选择了特定的快递公司并因此产生了额外的风险。
朱巍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进行网购时,最好使用默认快递公司而非自行选择。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消费者可以方便地要求商家进行赔偿或退货。如果消费者选择了自己的快递公司,而出现了问题,那么消费者可能需要直接与快递公司进行沟通和协商。
关于网购时商家标错价格的情况,朱巍也进行了解读。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界面显示“提交订单成功”时,网络交易合同已经成立。商家若未经沟通便私自取消订单,这属于违约行为。如果不慎标错价格,商家可寻求法律途径,请求法院撤销合同。但这一切都应建立在公平、公正和诚实的基础上,消费者和商家都应共同维护健康的电商交易环境。
在这个快递业务量暴增的春节期间,我们不仅要关注包裹的送达速度,更要关注服务的质量和可能的法律风险。通过了解法律法规,消费者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商家也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