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金及附加科目
税金及附加科目详解
一、科目性质概览
税金及附加作为损益类科目,主要用来核算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类税费负担。在会计期末,此科目的余额会被转入“本年利润”,完成结转后应无余额。
二、详尽核算内容
1. 流转环节税费:详细核算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增值税等。
2. 财产行为税:包括房产税(无论是从价还是从租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以及环境保护税等。
3. 其他税费:还包括地方教育附加、耕地占用税以及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契税等。
三、会计处理要点详解
1. 常规税费的计提与缴纳:
计提时,会计分录为: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XX税(如消费税、城建税等)
实际缴纳时,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XX税
贷:银行存款
2. 特殊处理的印花税:
与其他税费不同,印花税无需计提,直接缴纳时计入当期损益。具体分录为:
借:税金及附加
贷:银行存款
四、重要注意事项
1. 科目的演变:
2016年营改增后,“营业税金及附加”正式更名为“税金及附加”。原先计入“管理费用”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以及印花税被调整至本科目进行核算。
2. 期末结转:
企业必须确保将税金及附加的科目余额全额转入“本年利润”,完成结转后,此科目下不应有余额。
五、与“应交税费”科目的区别
“税金及附加”主要反映费用化的税费,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表;而“应交税费”则作为负债类科目,主要记录企业已计提但尚未缴纳的税款,属于资产负债表的项目。
税金及附加科目在企业的财务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企业经营成果的核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理解并应用此科目,有助于企业做出更为明智的财务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