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俐谈饰演郎平
一、接演之路:从拒绝到勇敢突破
巩俐,这位演艺界的巨星,曾三次婉拒陈可辛导演的邀请。她所面对的并非普通的角色,而是全民心中的英雄郎平。面对巨大的压力,巩俐坦言自己担心无法精准诠释这一角色,甚至可能因此留下千古的遗憾。在郎平本人及女排队员的鼓励下,她最终鼓起勇气,决定接受挑战。一句“不尝试怎知输赢”成为她转变心态的关键。
二、准备:沉浸式体验,只为完美呈现
为了塑造这一角色,巩俐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她进入女排集训基地,与队员们共同生活长达20余天,深入观察郎平的每一个细节,从执教方式、语言习惯到肢体动作。不仅如此,她还亲自体验排球训练,感受运动员的日常生活和艰辛。在模仿方面,她不仅在外形上模仿郎平,更是抓住了那些标志性的动作,如微驼的站姿、推眼镜的手势以及竖大拇指的习惯。通过反复观看比赛录像,她更是深入研究郎平在不同情境下的神情与语气。
三、形神兼备:演绎出的不仅仅是角色
带妆造型首次曝光时,巩俐的神态、步态与郎平如出一辙,连女排队员都惊呼难以分辨。片场的工作人员更是直接称其为“郎导”。这种真实的还原度不仅让观者惊叹,更是得到了郎平本人的认可。她评价巩俐“非常像,好演员就是不一样”。朱婷更是对巩俐的眼神和手指动作的还原度表示惊叹,称其近乎“以假乱真”。
四、个人感悟:压力中的动力,争议中的坚持
对于这次的角色塑造,巩俐坦言拍摄过程如同一次心灵的旅程。从最初的不敢演到后期的全身心投入,她甚至感慨道,“若再活一次,愿做排球运动员”。面对外界的评价,她表示接受所有的赞美与批评,但始终坚持自己的路。她用自己的观察、技术性的模仿以及心理共情,成功塑造了郎平这一角色。她的表演不仅获得了原型人物和观众的认可,更展现了一名演员对职业的极致追求和敬业精神。她的经历也告诉我们,只有勇于尝试,才能突破自我,实现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