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热的病因 产褥热应该注意什么
产褥感染:了解成因与应对措施
产褥感染,这是一个对于新妈妈们而言极为重要的议题。究竟产褥感染是如何产生的呢?
产褥热,其真正的诱因多半是子宫内膜发炎。生产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如生产时破水过久、内诊等都可能引发感染。在正常的生殖年龄阶段,女性阴道和宫颈内寄生着大量细菌,多数情况下这些细菌并不会引发问题。但产后,由于身体抵抗力的降低,以及临产前的一些行为,如盆浴、,尤其是胎膜早破,这些原本安静的细菌就有可能通过胎膜破裂口侵入产妇的宫腔,引发炎症。临产过程中的肛查,或消毒不严格的阴道检查,也容易将病菌带入产道。助产人员的手法或接生器械若消毒不彻底,同样会引发感染。
那么,面对产褥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加强孕期保健是至关重要的。在妊娠末期,应避免盆浴及,确保接生用具彻底消毒,接生过程中避免过多和不必要的阴道检查及肛诊。
产褥期间,个人卫生尤为重要。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开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洁外阴,防止逆行感染。解便时需注意方向,避免粪便污染外阴部。并且,产褥期内必须禁止性生活。
产后发热时,不可滥用退烧药。必须经过医生检查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产妇应在产后24小时至10天内,每4小时量一次体温,若有两次体温超过38℃,须立即求医诊治。
对于产褥感染的产妇,应采取半卧位,这样有利于恶露的排出,将炎症局限于盆腔内。能活动的产妇要经常坐起,使炎症及炎症渗出液局限在最低处的盆腔,防止炎症扩散。药物治疗方面,应首选大剂量的青霉素或卡那霉素。若体温持续不降,可服用对厌氧菌感染最有效的林可霉素、氯霉素等,同时辅以甲硝锉。
产褥感染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新妈妈们要充分了解其成因,并学会如何应对,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