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婚后痛经
继发性痛经主要出现在生育后的女性及中年妇女群体中,这一现象往往源于盆腔炎症、肿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理性因素。与原发性的痛经相比,继发性痛经的发病过程更为长久,症状表现也更为复杂多样。多数继发性痛经会在经期前不久开始,持续整个经期,直至月经干净后才逐渐消失。这种痛感的产生,往往与一些特定的妇科疾病有关。

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病因。当子宫内膜组织生长于子宫腔以外,如子宫肌层、卵巢或盆腔内的其他部位时,便会引发内膜异位症。这些异位组织同样会经历周期性的改变和出血。在月经期间,由于血液无法顺利排出,会导致严重的疼痛。异位组织容易与周围的器官组织粘连,使得痛经症状逐渐加重。内诊时,常可发现子宫增大、质地变硬、活动度降低,或在子宫直肠陷窝处触及硬结、包块,触痛明显。
盆腔炎也是继发性痛经的一个常见原因。盆腔炎主要指的是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等)以及盆腔腹膜和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发生的炎症。在一些性生活紊乱、性病泛滥的国家中,盆腔炎的发病率尤为高。盆腔炎通常是由阴道内病原体沿黏膜上升感染至盆腔器官引起的。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常常相互影响,同时发炎,导致下腹钝痛、恶心、乏力等症状。
妇科肿瘤也是继发性痛经的一个潜在原因。近年来,妇科肿瘤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其中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尤为常见。宫颈癌是育龄妇女的常见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多为阴道流血及白带增多,易被忽视或误诊。随着病程的发展,肿瘤的生长可能引发下腹不适、盆腔下坠、恶心、胃部不适等症状,与痛经症状相似。
对于这些由疾病引发的继发性痛经,女性朋友们需提高警惕,及时关注自身身体状况。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治疗相关疾病,缓解痛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