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了痛经了
在女性的生理周期中,痛经可谓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明显的警钟。每当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许多女性都会经历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全身不适,这种状况被普遍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

子宫内膜,本应在子宫内壁履行其职责,当内膜异位发生时,它不再安守本分,而是选择“移居”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这种异位现象带来的后果相当严重,不仅影响身体的局部功能,更给性生活带来不小的困扰。
这种异位的部位以盆腔和卵巢最为常见,但也有可能出现在盆腔以外的其他地方,如肺、肝、肾脏乃至皮肤。这种情况在生育期的妇女中较为常见,尤其是25至45岁的女性。当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时,我们称之为子宫腺肌症,这在过去被叫做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多种多样,其中痛经和痛是最突出的表现。还会出现不育和月经紊乱的情况。因为异位的子宫内膜随着内分泌变化而呈现周期性出血,但这些血液却无法像正常月经那样流出体外,而是积存在异位的部位。痛经的症状通常在经前1至3天开始,持续至经期过后数日,并会逐渐加重,甚至有可能引发休克。
除了痛经,患者还可能伴有肛门坠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这些病痛无疑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随着异位的病灶反复发作,月复一月,会逐渐形成肿块,这些肿块内部含有陈旧的褐色血液,就像人们常说的巧克力囊肿。
由于积存的血液不断向外扩展,刺激周围的组织增生,导致盆腔粘连,这在时会产生疼痛感,从而影响到夫妻的性生活。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能导致卵巢功能异常,引发月经紊乱,如经期延长、淋漓不尽等。
资料显示,由于卵巢内分泌失调,约有50%的已婚女性因此遭遇不育的困扰。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给女性的生理健康带来挑战,也给她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造成不小的冲击。对于这一病症,我们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