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腹痛或因卵巢黄体破裂 曾患该病莫剧烈运动
经前腹痛:卵巢黄体破裂的警示
当女性在月经周期的第20至27天,特别是经前一周左右,突发下腹部剧痛,伴随肛门坠胀和持续的便意感,这可能是卵巢黄体破裂的警示。千万别忽视这样的身体信号,应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

那么,究竟什么是卵巢黄体呢?在育龄期女性的每个月,卵子从卵巢中排出后,会有一个由血液凝成的血块填补在卵子的位置,这就是血体。随着黄色颗粒物质的填充,血体会逐渐变为黄色,我们称之为黄体。黄体的发育在卵子排出后的7至8天达到高峰,如果未受精,黄体会在排卵后的9至10天开始萎缩。但在其发育过程中,有时会因为某些原因发生破裂。
这种破裂多发生在月经周期的最后一周。当黄体破裂时,由于血液流入腹腔,会引起一系列的症状。腹痛是最明显的表现,开始可能是一侧下腹部的疼痛,随后如果出血自止,疼痛会逐渐减轻并消失。
哪些情况可能导致卵巢黄体破裂呢?除了自然的黄体发育过程外,还有一些外部因素可能引发破裂。如女性的下腹受到撞击、剧烈跳跃或奔跑、用力咳嗽或排便等,都可能突然增加腹腔内的压力,导致黄体破裂。在性生活时,由于女性生殖器官的扩张充血以及黄体内的张力升高,如果男方动作过于粗鲁,也可能导致黄体破裂。
黄体破裂不容小觑。轻者可能只是轻微的一侧下腹疼痛,但重者会经历剧烈的腹痛,甚至可能出现出血性休克。对于已经患过卵巢黄体破裂的女性来说,再次发生破裂的风险增加。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及超声和血色素的检查结果。对于严重出血的患者,应尽早手术,以免发生意外。为了避免再次发病,曾患过卵巢黄体破裂的女性在月经周期后期应特别注意自我保护,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你的健康至关重要,任何身体的异常反应都不应被忽视。听取身体的警告,并及时采取行动,是对自己最好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