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跌停,股市上的跌停涨停是什么意思?
跌停和涨停是证券市场中的一项重要交易制度,其起源可追溯到国外早期证券市场股票的交易中。这一制度旨在防止股票交易价格的暴涨暴跌,进而抑制过度投机现象,为每只股票当天价格的涨跌幅度设定了适当的限制。
具体来说,每只股票在一个交易日中的价格波动幅度,一般限制在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上下一定百分比范围内。一旦交易价格超过这个幅度,交易将停止进行。这种规定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除上市首日外,股票A股和B股以及基金类证券在一个交易日内的交易价格,相对于上一交易日的收盘价格,涨跌幅度不得超过10%。这一规定确保了市场价格的相对稳定,使得投资者能够在较为明确的预期下进行交易。
以某只股票为例,如果昨天收盘时价格为150元,而前天的收盘价是136元。那么在昨天的股票交易时段,如果这个股票的价格上涨到170元或更高,将会触发涨停机制,交易将停止,当时的交易价格将无效。如果股价在交易时段涨至150元或低于这个价格的某个点,这些交易都是有效的。今天如果它在交易时段由昨天的涨停价150元涨到了165元,那么该股票将再次触及涨停,超过165元的价格的交易都将被视为无效。
对于跌停的理解则更为直观。以同样的股票为例,如果昨天它的价格从150元跌到135元,那么今天就将被封跌停,在150元至135元之间的交易是有效的。如果它继续下跌,那么在某些价格上的交易将无效。对于ST类股票,其涨跌幅度限制更为严格,不得超过5%。
无论是涨停还是跌停,只要是价格在有效范围内进行的交易,都是有效的,直到收盘前都可以进行交易。这一制度为证券市场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更为明智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