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御厨是非常危险的职业呢?-
在古代,皇帝的生命安全常常受到威胁,因饭菜中毒身亡的情况屡见不鲜。各朝各代的皇帝对于自己的饮食安全都极为重视,形成了严密的防毒检验体系。到了清朝,这一体系已经相当完善。
清代皇帝每日的四餐,其中每一道菜都有详细的记录,并由专门机构拟定,呈递给皇帝审定。所有新奇的食品都需要标注来源和烹饪者。在烹饪完成后,至少有两拨人要去尝菜,首先是做菜厨子,然后是御膳查房的管理人员。
这套防毒程序看似十分完善,从厨子的烹饪到菜品的传递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如果厨子在烹饪过程中违规操作,比如菜中有沙子、材料不卫生等,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最高可达一百大板。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套程序的惩罚力度最大的是针对厨子烹饪时触犯饮食禁忌的情况。如果因为搭配不当导致皇帝身体不适,那厨子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尽管有这样一套严密的防毒体系,清朝的光绪皇帝却死于急性中毒。这让人不禁产生疑问,这套御膳房防毒程序是否真的能挡住所有的毒害?其实,这套程序虽然完善,但仍然有它的局限性。例如,如果有人在菜品的传递过程中动手脚,或者在远离皇帝视线的地方下毒,这套程序就很难起到作用。更何况,当皇帝失去权力时,这些防毒措施也就形同虚设。
光绪皇帝因失去权力,连基本的饮食需求都无法满足,更无法保障自己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御膳房防毒程序再完善,也无法保护他免受毒害。光绪皇帝的死不仅是皇权斗争的直白表现,更是权力斗争中的无奈现实。封建王朝的皇帝虽然有着严密的防毒体系,但仍然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威胁。这一切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