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政变发生时,如果曹彰还在会是什么结局?
今天,我们将一起回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故事,那是在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在这一年,司马懿父子趁大将军曹爽兄弟陪同皇帝曹芳出城祭拜高平陵之际,发动了一场政变,迅速控制了京城洛阳。
这场政变之后,司马懿父子铲除了曹爽势力,彻底篡夺了曹魏大权。我们不禁想象,如果曹彰能够活到曹芳时代,面对司马懿父子的篡权行动,又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
回溯到十年前,魏明帝曹病危之时,他托孤给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曹爽独断专行,将司马懿置于一旁。司马懿选择了隐忍蛰伏,等待时机的到来。
终于,在十年后的一个关键时刻,司马懿抓住了机会,一举击溃了曹爽。
曹爽的倒台与被杀,除了他自身的软弱无能外,还与曹魏人才的凋零有着密切关系。那时的曹魏,宗室大将如曹休、曹真等已相继去世,老一辈的夏侯、曹仁、曹洪等人以及名将张辽、徐晃、张等均已不在。而曹操的儿子曹彰亦已英年早逝。
曹彰是曹操的次子,勇猛善战,颇具将才。史书记载,他力大无比,能手格猛兽,打起仗来身先士卒,不避险阻。如果曹彰仍然健在,司马懿父子是否还有机会发动政变呢?
想象一下,如果曹彰活到了正始十年,那时的他已经六十岁。对于一位猛将来说,六十岁仍然可以统领军队,英勇作战。曹彰的勇猛与智谋相结合,再佐以桓范等智谋之士的策划,司马懿未必能够应对。
历史没有如果,曹彰并没有活到那个时代,曹魏的人才库已然告急。这段历史的遗憾与无奈,让我们感叹不已。我们只能在这趣历史的海洋中,寻找那些令人遐想的故事与情境。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涉及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