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威凤简介
翰墨奇才何威凤传略
本文为您讲述书画大师何威凤的人生经历与辉煌成就。何威凤,字翰伯,号东阁、藻篁,别号七癖(表示他在琴棋书画诗酒花七艺上都有深厚造诣)。出生于贵州省清镇市,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降世。
一、基本资料
何威凤,男,本名翰伯。所处时代为清代。出生时间为1853年。主要作品为《了我轩诗文集》。其成就非凡,道光五年(1825年)即获得解元,九年又中进士,历任广平、荣县知县。
二、作品展示
何威凤的著作丰富,其中《了我轩诗文集》为其代表作,展现了他的文学与艺术才华。
三、人生经历
何威凤的人生道路充满坎坷与传奇。早年家境贫寒,母亲因病不能工作,他只得沿街叫卖芝麻糖维持生计。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安顺宿儒郭春帆,见其一心向学,准其免费入馆就读,并予以资助。乡贤周之冕欣赏他的才华,招他为婿,对其学业大有裨益。
光绪十一年(1885年),何威凤乡试中举,不久入京会试虽未中,却得到了南学的攻读机会。受清廷重臣翁同的赏识,他一度被推荐给庆亲王奕,但因他直言不讳,痛斥清腐败,未得到庆亲王的任用。之后,在翁同的推荐下,何威凤曾在甘肃布政使岑春煊府做幕僚,后随岑春煊升任四川总督继续担任幕僚职务。
晚年,何威凤回到贵阳,主持贵阳正本书院(俗称北书院),并以书画为生。他对书画的热爱与造诣,让他在艺坛上独领风骚。他于民国七年(1918年)在贵阳逝世,死后遗体被运回安顺南门外安葬。
总结,何威凤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才华、毅力与勇气值得我们敬仰。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有的品格与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