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朗热瓦普有着什么样的历史传说?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趣历
生活知识 2025-03-22 02:49www.tongjingw.cn生活知识
多朗热瓦普,这是一种深受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弹拨弦鸣乐器。其名字的由来,与它在哈密地区的广泛流行密切相关,亦被译为刀郎热瓦普、多兰热瓦普。这款乐器主要流行于新疆的阿瓦提、巴楚、麦盖提和莎车等地,其琴身通常采用桑木、杏木或核桃木制作,是“哈密木卡姆”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之一。
关于多朗热瓦普的起源,有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相传,多朗是古维吾尔语中的“吐兰”,意味着“群”。在遥远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边缘,古时的维吾尔人群体劳动、生活,逐渐形成了维吾尔族的一个支系,被称为多朗人。也有说法认为,这是对塔里木河畔人们的通称。
多朗热瓦普的形制多样,造型各异,它是多朗人不断改进乐器制作的见证。最初的多朗热瓦普,采用一整块桑木挖制而成,共鸣箱呈扁圆形,正面覆盖驴皮。它的体积庞大,琴杆较短,指板宽阔。琴头在弦槽处呈直角弯曲,与古代的曲项琵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琴头两侧和琴杆左侧面设有若干个弦轴,分别张有主奏弦和共鸣弦。更值得一提的是,琴杆下端与共鸣箱相接处的两侧,设有两个对称的长方形木制护角装饰。这些护角不仅在平时起到保护共鸣箱的作用,在演奏时还能稳定琴身,美化乐器,成为多朗热瓦普的显著特征和标志。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制作技术的进步,多朗热瓦普也在不断地演变。为了更方便携带和演奏,共鸣箱逐渐缩小,形状也演变为半葫芦形。这一变化既保留了乐器的传统特色,又适应了现代演奏和携带的需求。
上一篇:秘乐怎么开通上传视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