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是否会调取用户通讯录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滴滴出行在特定功能中需要访问用户的通讯录,但用户拥有充分的控制权来保护个人隐私。
滴滴出行的“代人叫车”和“紧急联系人”功能,可能需要访问用户的通讯录。对于这一请求,滴滴明确表示,会在用户进行二次确认后,才会调取相关权限。如果用户不希望分享通讯录信息,可以选择手动输入号码,或者选择不使用这些特定功能。对此,有法律专家指出,用户通讯录包含丰富的个人信息,未经用户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非法获取、使用个人信息。滴滴的这一行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符合《网络安全法》的授权原则。
为了回应这些关切,并保障用户的隐私权益,滴滴出行采取了一系列先进的隐私保护措施。其中,“号码保护”功能通过独特的“虚拟中间号”技术,确保每一笔订单都有一个独特的虚拟号码。这样,司机和乘客无法直接获取对方的真实手机号码,大大增强了双方的隐私保护。滴滴还推出了“隐私号码保护”标签的订单服务,乘客可以通过虚拟中间号与车主联系。这种服务在订单支付完成后30分钟内保持有效,之后号码保护失效,以确保长期的信息安全。
对于用户而言,也应当具备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和行动。在授权通讯录权限时,用户应仔细阅读相关条款和政策,了解权限的具体用途和范围。如果不需要使用某些功能,可以选择不授权通讯录权限。定期检查和关闭不必要的权限和功能,也是减少个人隐私泄露风险的有效方法。
滴滴出行在特定功能下确实需要访问用户的通讯录,但用户可以通过自身的设置和选择来有效保护个人隐私。滴滴也在技术和服务层面不断提升,致力于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这样的双向努力,共同构建了一个更加安全、更加信赖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