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6用户数据泄露
在岁月的某个角落,乌云网于2014年12月25日披露了一个关于我们熟悉的数字伴侣12306的巨大风险。一份关于该平台的漏洞报告如同晴天霹雳,震撼人心。漏洞报告赫然标注着危害等级为“高”,漏洞类型为“用户资料大量泄漏”。这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可能导致所有注册用户的账号、明文密码、身份证以及邮箱等敏感信息落入不法之手。面对这场信息安全的风暴,12306迅速行动,通过多渠道发布公告,表明已经对此进行了严格的审查。他们强调,尽管泄露的信息确实包含用户的明文密码,但网站数据库的密码已经过多次加密,转换成非明文格式,因此网上流传的用户信息并非直接来自其官方网站。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调查,目前已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
时隔四年后的2018年12月,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的视线再次聚焦在12306。网络上流传着一种说法,有人利用互联网非法贩卖超过470万条疑似来自12306铁路订票网站的用户数据。虽然中国铁路总公司迅速通过官方微博进行澄清,表示网传信息不实,其官方网站并未发生用户信息泄露。警方深入调查后发现,确实有一网络用户在网上进行用户数据的非法交易,其中包括60余万条用户注册信息和410余万条铁路乘客信息。这些信息并非通过技术入侵12306官方网站获取,而是通过更为隐蔽和复杂的非法购买或其他手段取得。
面对这两起事件,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我们的数字生活确实存在着风险和挑战。作为12306的用户,我们需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时刻警惕网络风险。定期修改密码、使用复杂密码组合、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使用敏感服务,这些都是我们保护自身信息安全的基本措施。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信息安全就是我们的生命线,需要我们共同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