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

生活知识 2025-04-11 22:39www.tongjingw.cn生活知识

月光下的闲适心境:苏轼夜游承天寺

月色如水,流淌于时光的河流之中。那一夜,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月光轻轻洒落,如梦幻般的画卷在苏轼的眼前展开。

苏轼解衣欲睡,却被这柔和的月光唤醒,欣然起行。如此美好的夜晚,却无人共享此乐,于是,他踏上了前往承天寺的路程,寻找好友张怀民。

张怀民尚未入睡,二人便一同漫步于庭院之中。庭院中的景色宛如一幅水墨画,月光普照,积水空明。水中的藻荇交横,仿佛在舞动,而这一切都是竹柏之影。

此时此刻,苏轼心中感慨万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景色,却少有人能够欣赏,少有人能够拥有这份闲适的心境。而他和张怀民,正是那“少闲人”的代表。

这一夜,他们共同欣赏这月夜清景,共同感受自然之美,也共同感叹人生的起伏。苏轼在这美好的夜晚,展现了他豁达的心境和对人生独特的感悟。

全文以简洁流畅的语言,描绘了月夜的美景,表达了苏轼与友人共赏自然的闲适心境。也透露出他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展现了他豁达的人生观和超然物外的境界。

在这美好的夜晚,苏轼用他的文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真谛。

注释与解读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苏轼因政治原因被贬至黄州的第四年。在这一时期,他经历了许多人生低谷,但依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闲人:这一称呼暗含了苏轼政治失意的自嘲,但也体现了他超然物外的豁达心境。他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感受到自然之韵。

全文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月夜的美景和苏轼与友人的活动,展现了苏轼的闲适心境和对人生的感慨。也让我们感受到他的豁达人生观和超然物外的境界。

上一篇:动森怎么看手机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2016-2025 www.tongjingw.cn 痛经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缓解痛经,月经周期,痛经药,月经不调,痛经怎么办,大姨妈,治疗痛经,女人痛经,月经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