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基金经理出手自购
在2025年的春天,公募基金行业经历了一场不同寻常的风潮。各大基金公司纷纷展现了他们坚定的信心从基金经理到公司高管,他们都选择了大规模购买自家发行的权益类产品。这样的场景不仅展现了他们的决心,也向市场传递出积极的信号。
广发基金在行业内率先行动。他们不仅在刚刚发布的公告中宣布购买新发行的广发同远回报混合基金,而且公司高层和拟任基金经理的出资总额不低于一千万元。他们承诺将至少持有这些基金一年以上,这一行动无疑向市场展示了他们对自家产品的信心和对未来的期待。
华泰柏瑞基金紧随其后,他们自二月底开始分批购买自家的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ETF联接基金,累计金额也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万元,并承诺长期持有。
凯石基金的行动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在凯石新基成立之际,管理层及基金经理进行了大额的自购行动。特别是在总经理李琛的显著出资占比下,这一行动更具市场信心示范效应。作为持股23.63%的股东和投资决策委员,他的多重身份使得这次自购行为更加引人注目。
除了这些明显的例子外,永赢基金和私募景林资产等机构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永赢基金在募集期内自购了1000万元的A类份额的永赢锐见进取混合基金。而景林资产更是宣布斥资一亿元自购旗下景林价值基金,积极响应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
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自年初以来,公募基金管理人自购权益类基金总额已超过四亿元,涉及超过二十家机构。这些自购行为通常伴随着至少持有一年的承诺,凸显了他们对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坚定信心。“自购+发起式”的模式也逐渐成为新发基金的标配,进一步将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系列的行动不仅展示了公募基金行业对市场的信心,也为投资者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表明真正的信心和长期的投资视野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