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称认房不认贷
住建部推出的“认房不认贷”政策是对住房信贷政策的一次重要优化,其核心在于调整首套房的认定标准,旨在更好地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以下是关于该政策的详细内容及其影响:
一、政策的核心内容
1. 首套房认定标准的重大调整
对于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申请贷款购房时,如果家庭成员在当地名下无成套住房,无论其过去是否有贷款记录,都将按照首套房的标准来执行信贷政策。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享受更低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优惠。这一调整相较于过去的“认房又认贷”政策更为宽松,能够更好地满足那些需要置换房屋的家庭的需求。
2. 配套的优惠措施
为了进一步刺激住房消费,政策还包括降低首套住房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以及减免改善性住房的换购税费。
二、政策的执行细则
该政策由住建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三部门联合通知,于2023年8月25日发布。自2023年9月25日起,符合条件的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也可以批量调整,无需单独申请。一些城市,如广州,已经将“认房不认贷”政策扩展至公积金贷款领域。
三、政策的效果与意义
“认房不认贷”政策的市场影响十分显著。通过降低购房成本,刺激合理的住房需求,该政策对巩固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态势起到了积极作用。住建部也强调,需要深化住房供给侧改革,强化科技赋能,推动建筑业和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发挥其“促投资、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作用。
“认房不认贷”政策是住房信贷制度的一次重要优化。通过更灵活的认定标准、降低购房成本,这一政策为居民住房消费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持,有助于满足广大人民的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这不仅是一项刺激经济的政策,更是一项惠民政策,标志着我国在住房政策上更加人性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