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义伟为什么只有一年
在深入日本政治内幕后,我们不禁会看到党内权力结构的微妙变化以及菅义伟首相面临的种种挑战。作为一个没有派系背景的首相,菅义伟的权力基石建立在自民党内部各派系间的脆弱平衡之上。自民党长期以来被细田派和麻生派等主导,而菅义伟在接任后并未建立起自己的核心团队。相反,他依靠小派系领袖二阶俊博的支持来维持平衡。这种权力结构引发了大派系的不满,尤其是细田派和岸田派不断要求改变现状,要求更迭二阶的职位。
当安倍晋三和麻生太郎以撤换二阶作为支持菅义伟连任的条件时,这位首相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一方面,他需要维护自己在党内的权力地位;另一方面,他也面临着来自党内大派系的压力。最终,在党内压力下,菅义伟失去了关键支持,这也预示着他执政的困难重重。
与此菅义伟在抗疫方面的表现也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在他接任时,日本疫情已经十分严峻。他的防疫措施被批评为犹豫不决且效果有限。尤其是在2021年9月,日本累计感染人数超过150万,医疗资源紧张,居家治疗导致儿童感染率激增。在这样的背景下,菅义伟坚持举办东京奥运会,这无疑加剧了疫情扩散的风险,引发了民众的强烈抗议。其内阁支持率也因此从初期的60%暴跌至25%,成为压垮他政权的直接原因。
回顾菅义伟的执政历程,他的任期本质上是为了填补安倍晋三辞职后的空缺。自民党内部普遍认为他的执政是过渡性质的。随着2021年9月自民党总裁选举的临近,各派系开始重新布局权力,岸田文雄等人开始借党内改革议题削弱菅义伟的连任基础。在这种背景下,菅义伟权衡利弊后宣布放弃参选,主动结束了他的任期。
菅义伟的短暂执政是党内权力斗争、施政能力不足以及过渡性角色定位共同作用的结果。他的经历揭示了日本政治中的复杂性和微妙性,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日本政治的运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