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将实施国优计划
教育部启动的“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简称“国优计划”)正在书写新的教育篇章。这项计划旨在从源头提升我国基础教育师资质量,通过高水平高校的力量,培养出一批具备深厚教育情怀、卓越专业素养和扎实教学能力的中小学教师。以下是该计划的精彩内容:
一、启动时间与宏伟目标
自2023年首批试点启动,紧接着在2024年启动第二批试点。我们的目标清晰而远大选拔理工科优秀人才,重点培养科学类课程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激发教育活力。
二、创新培养模式与选拔路径
1. 培养模式:采用双轨培养策略,自主培养与师范院校联合培养相结合,强化“学术+教育专业”的融合。课程设置方面,系统开设教育学、心理学、STEM教育、人工智能等多元化课程,同时安排不少于8学分的教育实践,确保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2. 选拔方式:面向应届理工科本科生,通过推免录取为“国优计划”研究生。从在读理学、工学研究生中二次遴选,全面考察从教潜质,确保选拔出具有教育情怀和专业素养的优秀人才。
三、政策支持与就业保障
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国优计划”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修满学分者可直接申领教师资格证,无需统考,为从业之路铺平道路。就业方面,与优质中小学签订就业协议,组织专场招聘,提供绿色通道。还支持在职教师报考博士研究生,提供持续跟踪服务,助力个人职业发展。
四、试点高校范围逐步扩大
首批试点涵盖了30所“双一流”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到2024年,将新增11所“双一流”高校及2所香港地区高校,共同参与到这项伟大的教育培养计划中。
五、课程体系与实践要求
课程体系融合了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师教育模块,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家精神及数字素养的培养。实践方面,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优质中小学作为实践基地,参与培养的高校需与实践学校合作,确保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六、深远改革意义
“国优计划”打破了传统路径,推动了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形成了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协同培养的新范式。通过学科交叉、技术赋能等方式,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适应教育现代化需求。这一计划的实施,整合了高校资源,优化了培养机制,为中小学输送了高层次教师人才,助力我国的教育强国建设。
这个宏伟的计划,不仅是教育的创新,更是对未来的投资。我们相信,通过“国优计划”的培养,将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中小学教师,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助力每一个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