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粗瓷大碗课文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将掌握“陈、曼”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陈、设”等15个字。理解词汇如“陈列”和“艰苦”的用法。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将通过默读,圈出关键词句,如“早就”、“盛满”、“倒”、“盛”,以深入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学生将学习如何围绕重点事物组织写作材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感受到赵一曼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对革命先辈产生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 理解课文《一个粗瓷大碗》背后的感人故事,深入了解赵一曼关心战士、舍己为人的品质。
2. 分析关键词句,如“该”、“几个月没沾过粮食”等,以体会当时的艰苦环境。
二、难点:
1. 理解“粗瓷大碗”所象征的革命精神。
2. 感受细节描写在情感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方法
一、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粗瓷大碗的图片或播放博物馆陈列视频,引发学生对故事背景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朗读法:结合分角色朗读和默读,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情感。
三、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围绕“哪些细节体现了赵一曼的品质?”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展示粗瓷大碗的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好奇。简介赵一曼的生平及课文背景,帮助学生建立故事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正音释义。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赵一曼的抗日英雄身份。
三、细读分析,品读细节(20分钟)
重点段落分析:聚焦课文中的关键段落,深入分析赵一曼的关心战士、舍己为人的品质。讨论环境描写和动作描写在表达人物品质上的作用。理解“粗瓷大碗”的象征意义。
四、情感升华(10分钟)
朗读赵一曼的遗书或陈毅的纪念诗,深化对人物品质的理解。讨论革命先烈的牺牲与今天幸福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感悟。
五、作业设计
1. 基础作业:抄写生字词,运用“陈列”、“艰苦”等词汇造句。
2. 拓展作业:以“赵一曼的一天”为主题,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短文。
3. 实践作业:收集其他革命英雄的故事,并在班级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
一个粗瓷大碗
赵一曼的品质:关心战士 舍己为人 同甘共苦
象征:革命精神 无私奉献
关键词句:盛满 倒 该 野菜 草根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