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鸡胸
目录:
一、什么是小儿鸡胸
小儿鸡胸,一种常见的胸壁畸形,主要表现为胸骨向前凸起的畸形。尽管鸡胸的发生率较漏斗胸低,但其临床症状同样不容忽视。多数鸡胸在出生后不易被发现,多在幼儿期后逐渐明显。鸡胸一般很少压迫心肺,但重症鸡胸可能会出现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及哮喘,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耐力,易疲劳。更主要的,患者会因此畸形背负巨大的心理负担。鸡胸的成因多与遗传有关,肋骨和肋软骨的过度生长被认为是主要原因,胸骨的畸形继发于肋骨畸形。
二、小儿鸡胸的病因
小儿鸡胸的形成有多重因素。在胎儿或婴幼儿时期,胸骨和脊椎骨、肋骨的发育不平衡可能造成胸廓的畸形。出生后的营养不良,如小儿佝偻病,也可能影响胸骨等的发育,导致胸廓畸形。胸腔内的疾病,如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也可能导致鸡胸畸形。一部分人认为鸡胸与膈肌发育异常有关,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鸡胸的形成与反复慢性呼吸道感染有关。
三、小儿鸡胸的检查
小儿鸡胸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一般无需特殊检查。侧位X线胸片能清楚显示胸骨的畸形状况,是检查鸡胸的主要手段。胸围、吸气胸围的测量对于诊断也有一定帮助。轻微的鸡胸往往不就诊,较重的鸡胸畸形明显,临床上很容易确诊。临床上有时需对鸡胸和漏斗胸进行鉴别。鸡胸与漏斗胸相反,胸骨向前方突起,常见的类型有龙骨状突起的胸廓和罕见的胸骨柄、胸骨体上部及上胸部肋软骨向前上方突出的情况。
四、小儿鸡胸怎么办
对于小儿鸡胸的治疗,中、重度畸形者会对病儿生理及心理发育造成不良影响,需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旨在矫正畸形,恢复胸廓的正常形态,改善心肺功能,减轻精神压力。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非手术方法也在探索中。
五、小儿鸡胸的危害
小儿鸡胸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重症鸡胸可能导致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及哮喘,影响患者的活动耐力,易疲劳。更重要的是,患者可能因此背负巨大的心理负担,影响心理健康。对于小儿鸡胸的预防和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小儿鸡胸怎么办
面对小儿鸡胸,家长不必过于惊慌。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防治方法:
预防为主,补充维生素D
小儿鸡胸重在预防。补充维生素D是预防鸡胸的关键,尤其是在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随着孩子的成长,充足的维生素D有助于钙盐沉积在软骨上,使软骨逐渐硬化,形成骨骼。一旦鸡胸形成,单纯的药物治疗和营养补充很难达到治疗效果。预防佝偻病是防治小儿鸡胸的重要一环。
年龄与佝偻病状况决定治疗方法
对于处于佝偻病活动期的3岁以下患儿,主要进行抗佝偻病治疗,包括饮食疗法、维生素D疗法,必要时还需补钙。而对于进入稳定期的3岁以上患儿,治疗重点则转向畸形矫正。轻度鸡胸随患儿体格生长会逐渐改善,而通过扩胸运动、俯卧撑等体育锻炼,可以加速畸形的矫正。
手术治疗:传统与现代的抉择
手术治疗小儿鸡胸目前有两种主要方法。一种是传统的胸腔镜辅助漏斗胸矫正术,需要在胸下腋中线部位切开较大切口,手术损伤大、出血多,术后疼痛明显,恢复较慢。另一种是新型的不开胸术式治疗漏斗胸,仅在孩子的前胸壁切开两个小口,通过钢板垫于胸骨后翻转来矫治畸形。这种新术式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是现代治疗漏斗胸的好方法。
手术适应年龄因医院条件和医生水平而异。漏斗胸的最佳矫正时机通常在2至4岁。低龄手术不影响小儿发育,目前1至3岁患儿进行此类手术大部分效果良好。
小儿鸡胸的危害
小儿鸡胸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还会给他们带来诸多不适和潜在危害:
肺部发育受限
鸡胸患者的胸肋骨向前突,导致胸廓前后径加大、容积缩小,使肺组织弹性减退、呼吸幅度减弱,运动耐受力下降。
抵抗力低下
鸡胸患者通常抵抗力较弱,容易感到气促、乏力,易患气管炎或肺炎等疾病,严重时甚至影响心肺功能。
潜在的重症风险
重症鸡胸会引起胸腔内的脏器(如心、肺)受到压迫,导致心脏移位、肺通气功能受损。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引发呼吸道感染等严重病症。
伴随其他畸形
除了鸡胸外,患儿往往还伴有其他骨骼畸形,如方颅、“X”形腿、“O”形腿等。
精神负担
与漏斗胸一样,鸡胸不仅给患儿身体带来伤害,还会给他们造成精神压力。面对这一状况,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上述内容对小儿鸡胸的成因、防治方法和危害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为广大家长和孩子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