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安的民间特色娱乐:罗坊稻草龙
在罗坊这片土地上,农业生产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血脉。这里曾经有一种习俗,早稻三月种,晚稻四月栽。水稻的生产流程,从犁河泥到割稻打场,每一步都凝聚着农民的汗水与艰辛。尤其是插秧和耕耘时节,农民们双腿深陷泥泞,头顶烈日,脸朝泥土,还有那些吸血的蚂蟥不时叮咬,这种体验,实非言语所能表达。
一旦遭遇虫害,人们便祈求驱蝗将军刘猛的庇佑。家家户户忙着用稻草扎制火把,这些火把混合着食油渣和锅底灰,散发着独特的气息。夜幕降临,孩子们高举点燃的火把,奔跑在田间地头。广袤的田野里,星火点点,犹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孩子们边跑边唱,驱邪消灾的山歌在空气中回荡。
人们会持续点燃草把,不让火焰熄灭。孩子们手持燃烧的草柴回家,先绕屋子一圈,再到河滩、猪棚、鸡棚等处。有些孩子还会在点燃稻草时燃放爆竹,人们深信,这样可以烧掉晦气,迎来好运。
这种对农业的执着和热爱,让罗坊的先民们逐渐将焚烧田边杂草、驱赶虫害的行为演化为火神祭祀,进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稻草龙灯。如今,这一传统以稻草龙表演的形式得以延续。
罗坊的稻草龙表演丰富多彩,既有“接龙”表演,也有“跑龙”表演。在夜幕下,星火点点,香气缭绕,充满原始、古朴、神秘的色彩。“跑龙”实际上是一种富有激情的短跑运动。赛龙队伍由七人组成,他们手持稻草扎制的龙头、龙身、龙尾,从龙门出发,冲向珠门。当龙头率先触碰到珠门上的龙珠时,欢呼声、鞭炮声、锣鼓声便会响彻夜空,表达着农家人丰收的喜悦。
在这片土地上,稻草龙不仅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罗坊人民对农业、对生活的热爱和期盼。每一次表演,都是对丰收的庆祝,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