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二甲嘧啶
磺胺二甲嘧啶:一种广谱抑菌药物的
磺胺二甲嘧啶,化学式为CHNOS,属于磺胺类药物,是一种具有强大抑菌作用的有机化合物。它的作用机制独特,通过竞争性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合成酶,阻止对氨基苯甲酸(PABA)参与叶酸合成,从而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
一、理化性质
磺胺二甲嘧啶的物理参数为:密度1.392 g/cm,熔点高达197℃,沸点为526.2℃。从外观上看,它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几乎不溶于水,但在稀酸或稀碱溶液中却易于溶解。其分子结构含有19个重原子,疏水参数(XlogP)尚未明确,但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为106。
二、药物应用
1. 适应症:磺胺二甲嘧啶主要用于由敏感菌引起的轻症感染,如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急性中耳炎以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2. 禁忌症:对于磺胺类药物过敏者、孕妇、哺乳期妇女、2个月以下的婴儿以及重度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此药。
3. 剂型与用法:
片剂:成人首次服用2g,之后每次1g,每日需服用4次;儿童剂量则需根据体重进行调整。
注射液:可通过静脉注射或滴注的方式使用,成人常用量为每次0.5~1g,每日2次。
干混悬剂:需先配制成混悬液,然后口服,首次剂量需加倍。
三、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使用磺胺二甲嘧啶时,可能会出现过敏(如药疹、光敏反应)、血液系统异常(如中性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以及肝肾损害(如黄疸、结晶尿)等不良反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用药期间应多喝水,以预防结晶尿的形成,必要时可联用碳酸氢钠。
2. 肝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此药。
3. 新生儿使用此药可能会引发高胆红素血症。
四、安全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磺胺二甲嘧啶列为3类致癌物,即对人类致癌性尚未明确。
综合了磺胺二甲嘧啶的化学特性、临床应用及安全性数据,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提供全面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