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零食营养成分表
解读食品标签:四步筛选健康零食
一、理解配料表的核心信息
在选购食品时,配料表是我们解读食品性质的关键。成分按照含量从高到低排序,前三位决定产品的主要成分。例如,若一款宣称是“全麦面包”的产品,小麦粉却排在第二位,那它的全麦含量可能并不像宣传所说。像“橙汁”这种常见的饮品,如果其配料表前三位是水、白砂糖和浓缩橙汁,那么实际的果汁含量可能并不高。
二、警惕隐藏成分
在配料表中,有些成分可能被消费者忽视,但它们可能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影响。反式脂肪酸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信号,它可能隐藏在“氢化植物油”“植脂末”等名称之后。即使产品标注了“0反式脂肪酸”,每100g中≤0.3g的反式脂肪酸也可以标为0。添加糖也是我们需要警惕的,包括白砂糖、麦芽糖浆、果葡糖浆等,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关注。
三、掌握营养成分表的解读技巧
营养成分表为我们提供了食品的详细营养信息。我们可以将100g煮米饭(约116kcal或486kJ)作为参照,来估算零食的热量。例如,一袋薯片如果其能量达到2301kJ/100g,那它的热量大约相当于4碗米饭。我们还应该关注关键营养素的标准,如脂肪、钠和碳水化合物。我们还要关注蛋白质与NRV%的关系,如果蛋白质的NRV%≥能量NRV%,那这款食品可以被称为高蛋白食品。
四、避免商家宣传陷阱
在选购食品时,我们还需要警惕商家的宣传陷阱。例如,“零添加”并不等于无添加,商家可能会选择性标注“0蔗糖”“0防腐剂”,但实际上可能含有其他添加剂或糖类。对于宣称“糖尿病人专用”的零食,我们也需要仔细核对配料表,因为其中可能含有升糖成分。
我们可以遵循以下步骤来快速判断食品的健康性:一看排序,二查风险成分,三算比例,四避宣传陷阱。通过这些步骤,我们可以筛选出更健康的零食,避免因误读标签而导致的健康风险。在选购食品时,让我们更加明智,为自己的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