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痛经的方药是
一、证型分类详解
1. 气滞血瘀型
症状表现:经前乳房胀痛明显,小腹胀痛且拒绝按压,经血颜色偏暗并夹带血块。
方剂推荐:
膈下逐瘀汤: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等药材协同作战,活血化瘀效果卓越。
柴胡通经汤:柴胡、香附、益母草等药材疏肝解郁,让气血流畅。
丹红止痛粉:以红糖水送服,缓解胀痛,温暖身体。
2. 寒凝血瘀型
症状表现:小腹冷痛不止,得热后疼痛减轻,经血颜色暗紫并夹带血块。
方剂推荐:
少腹逐瘀汤:小茴香、干姜、延胡索等药材温暖子宫,驱散寒气。
温经散寒汤:桂枝、细辛等药材携手当归,为子宫带来暖意,止痛效果显著。
敷贴法:肉桂、吴茱萸研末后,用白酒调匀敷于肚脐,外治散寒。
3. 气血虚弱型
症状表现:隐痛喜温喜按,经血颜色淡且量少,伴有乏力头晕。
方剂推荐:
圣愈汤:人参、黄芪、当归等药材补气养血,让身体回归活力。
四君子汤合桃红四物汤:既能健脾益气,又能活血,让气血双补。
4. 湿热瘀结型
症状表现:疼痛灼热感,拒绝按压,经血黏稠并夹带血块,舌红苔黄。
方剂推荐:
清热调血汤:牡丹皮、黄连、生地等药材清热化瘀,让身体回归平衡。
当归赤芍方:红藤、败酱草等药材共同清热消肿,缓解灼痛。
二、经典验方与中成药详述
单方验方:
益母草红糖饮:益母草煎服,再配上红糖的甜蜜,活血调经效果倍增。
丹参延胡索散:研末后以温酒送服,理气止痛效果显著。
常用中成药推荐:
田七痛经胶囊:通调气血,专为寒性痛经定制。
逍遥丸:疏肝健脾,是肝郁气滞型痛经的良药。 服用这些药物时,一定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辨证选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在治疗期间注意保暖,避免生冷辛辣食物的刺激,保持情绪舒畅,这样才能让身体更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