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哪些穴位能治痛经
应该艾灸什么穴位?
1、三阴交
足太阴脾经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2、关元
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小肠的募穴。
3、中极
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膀胱的募穴。
4、合谷
手阳明大肠经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
5、子宫穴
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点揉子宫穴,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着,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6、太冲穴
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其他妇科疾病。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7、八髎穴
八髎穴对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尤其针对女性生殖系统,按摩八髎有运行气血,活血化瘀的效果,痛经时使用按揉及按压的手法,效果都不错。
8、合谷穴
很多穴位都有止痛效果,合谷穴就是其中一个,它具有镇静止痛,通筋活络的效果,使用按揉的手法。
痛经应该怎么艾灸?
1、用艾条或配合灸盒做温和灸,每穴每次15-20分钟,经期前7-10开始灸,每日一次,经期停。
2、将艾条点燃以后,在小腹部肚脐以下的部位回旋灸,距离皮肤3~5CM,以自己觉得舒适的温度为宜,每次灸25~30分钟。可以沿着肚脐一直向下灸,也可以选择穴位进行艾灸。
3、腹部、背部推荐3孔或方四孔灸盒,四肢穴位用单孔灸盒或随身灸。
4、腹部和腰部的穴位,每天艾灸不低于30分钟,三阴交可以艾灸10-15分钟,以后你自己会根据你自己的适应程度而决定是否要增加时间。
5、如果胃肠不好,可以加中脘和天枢,足三里。
6、由于艾灸以火熏灸,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弓l起局部皮肤的,在施灸的时候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以施灸部位的温度,这样既不会烫伤皮肤。
7、距离穴位3cm左右的高度进行,以局部有温热感、温热发红,而不致产生灼痛为宜。
8、一般不要在饭前空腹时和饭后立即施灸。
治疗痛经
- 腹式呼吸有效缓解女性痛经
- 痛经可以怎么睡_痛经睡姿缓解
- 女性切除子宫后 身体不知不觉会出现3大变化!
- 子宫肌瘤具体有哪些发病类型呢
- 多囊卵巢综合征如何调理?日常饮食这些要注意
- 尿道炎难治的原因有那些
- 宫寒引起的痛经能治好吗
- 半夜痛经后腰疼 来例假半夜突然腰疼肚子疼是咋回事
- 月经可以做平板支撑吗
- 热天如何预防腹泻 分享预防感染性腹泻的方法
- 怀孕月经来开始算吗 怀孕月经算来的时间还是走的时间
- 宫颈糜烂的物理治疗有什么方法
- 长期痛经原来是盆腔炎惹的祸 不同阶段该如何预防
- 盲目使用阴道洗液易致宫颈炎 治疗慢性宫颈炎吃什么药
- 霉菌阴道炎能做爱吗 如何预防霉菌性阴道炎
- 怎样让面部皮肤紧致提升 三招就能让你去除岁月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