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月经失调的七大要点
重塑月经周期的密码:深入解读月经失调
随着女性身体的律动,月经如约而至,这是生育功能的一大体现。但当卵巢功能紊乱时,月经周期或出血量便会发生波动,造成月经失调。面对这种常见的现象,我们不能忽视其潜在的健康风险。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月经”的世界,深入了解月经失调的诊断要点。
一、何为月经失调?
月经失调是卵巢功能的常见障碍,表现为月经周期的不稳定或出血量的异常。虽然初期可能对身体影响不大,但长期不治疗可能会给女性的健康带来隐患。其原因包括器质性病变与功能失常,需要及时诊断并治疗。
二、月经失调的七大诊断要点
1. 阴道出血状况: 正常的月经之外的出血都是异常表现。如持续时间过长、血量过多或过少,都属于月经失调的范畴。
2. 周期与出血情况: 女子在青春期初潮后,通常每隔28天左右会有一次月经,持续3-5天,失血量约50-lOOml。月经周期应持续30-35年。
3. 经期紊乱: 月经失去规律,周期提前、错后或毫无规律,需要引起注意。
4. 痛经与闭经: 行经期间或前后出现严重腹痛、腰酸可能是痛经的症状。而年满18岁尚未月经来潮,或月经周期建立后又停止3个月以上则为闭经。
5. 妇科检查: 除了常规的症状询问和检查,还包括腹部触诊、阴道腹壁双合诊、涂片检查等,以全面了解身体状况。
6. 更年期综合征: 在自然绝经时期,由于卵巢功能紊乱和衰退引起的生理变化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候群称为更年期综合征。
7. 中医辨证: 通过经期、经色、经量及其性质来区分病证的寒、热、虚、实。如经期提前或错后及经量的多少可辨寒热;经色及性质则可辨虚实。
月经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月经失调可能是身体某些不良变化的信号。女性朋友们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