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小常识 教你从这4个方面来判断月经是否正常!
月经,这份女性独有的生理特征,如同一面镜子,反映出女性的健康状况。透过这扇窗,我们可以窥见身体的种种秘密,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神奇现象。

究竟怎样的月经才算正常呢?让我们揭开这神秘面纱的一角。
行经期通常在2至5天之间,这是自然的节奏。第一天,子宫内膜刚开始脱落,月经量不多;第二、第三天,随着子宫内膜脱落的增多,出血量也随之增大,子宫受到刺激而剧烈收缩,月经血液流出。如果月经期超过十天,且淋漓不尽,或只有短暂的一天,那就可能是异常情况了。
月经血量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正常的月经量大约在20至100毫升之间,每天需要更换3至5次卫生巾。如果月经量过多或过少,可能是身体出现了问题。环境改变、精神紧张、代谢紊乱或营养不良等都可能导致月经量过多。青春期的女性卵巢功能尚未完善,子宫内膜处于增殖期,可能导致月经量过多。但若是月经量过少,也是异常现象,可能与子宫、卵巢异常或全身疾病有关。
月经周期也是判断月经是否正常的重要标准。月经周期是28至30天。如果40天来一次月经但规律也属于正常。如果30天内来了两次月经,那就是月经不调了。初潮时卵巢刚发育且功能未完善,容易出现不规律和功能紊乱,这属正常现象。
月经血的颜色也是判断依据之一。正常的月经血液是暗红色的,混有阴道上皮细胞、宫颈粘液和子宫内膜小碎片。如果月经血液稀薄如水和呈现黑紫色或粉红色则是异常的。若月经血液出现凝血块,则应及时就医。
温馨提示每一位女性,月经期间个人卫生至关重要。勤换内裤和卫生巾,睡前用温水清洗局部,避免生冷及半生不熟的食物,均衡摄入营养。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紫菜、动物内脏、蛋黄等,以防缺铁性贫血。月经,是女性独特的生理现象,也是我们身体健康的晴雨表。深入了解并关爱自己,是每一位女性的责任和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