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的病因
急性乳腺炎:哺乳期的隐形挑战
急性乳腺炎,这一在哺乳期女性中常见的疾病,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打破了新手妈妈们初为人母的平静生活。它可能在哺乳期的任何时刻发生,但并非每位哺乳期女性都会遭受其困扰。

当急性乳腺炎来袭时,乳头会出现皲裂、疼痛,甚至哺乳时疼痛会加剧。这使得许多产妇因害怕或拒绝哺乳而导致乳汁郁积,乳房胀痛不适,甚至形成积乳块物。局部症状表现为红肿、疼痛、压痛或痛性肿块。而在感染严重的情况下,炎性肿块会增大,出现波动感,并伴有腋下淋巴结肿大、疼痛和压痛。
除了局部症状,急性乳腺炎还会带来全身的表现,如寒战、高热、白细胞增高等。这些症状让许多新手妈妈们还没来得及享受初为人母的喜悦,就陷入了痛苦之中。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呢?
临床上,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细菌可以通过乳腺导管开口,上行到乳腺小叶,再扩散到乳房间质。
2. 细菌也可以通过乳头皮肤的破损处入侵。初产妇在哺乳时,婴儿吮吸乳头可能会造成的皲裂、糜烂或细小溃疡,为细菌入侵提供了便利的途径。通过这些伤口,细菌可以沿淋巴管扩散到乳腺实质,形成感染病灶。
3. 乳汁郁积也是急性乳腺炎的重要原因。乳头的内陷、急性或导管的先天性不通畅等问题,可能会导致乳汁无法充分排空,为细菌的繁殖提供了条件。
4. 产后机体全身及局部免疫力下降也为感染创造了条件。乳头部潮湿与温度的升高更易造成细菌的感染。对于免疫力良好的产妇,病变可能停留在轻度炎症或蜂窝织炎期,并可能自行吸收。而对于免疫力较差的产妇,则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形成脓肿,甚至脓毒血症。
了解这些病因后,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发生,保护乳房的健康,让哺乳期的妈妈们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