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原发与继发性痛经?
当女性处于月经周期的某个阶段,她们可能会经历一种令人不适的身体反应痛经。这是一种在月经来临前后或月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或持续性疼痛、坠痛、腰背部酸痛以及下腹和肛门不适等症状的现象。尽管轻度痛经常常被人们忽视,但当疼痛加剧时,它可能会影响女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除了疼痛,还可能会伴随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这时往往需要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实际上,痛经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临床表现或症状,它分为原发痛经和继发痛经两种类型。
原发痛经,也称为功能性痛经,是指在生殖器官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发生的痛经。这种情况常见于未婚未产的年轻女性,通常在月经初潮排卵周期建立后才出现。这种痛经虽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但却给女性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继发痛经则与原发痛经不同,它是由妇女生殖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症、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颈内口或宫腔粘连、颈管狭窄、生殖道畸形、放置避孕环以及盆腔炎等疾病都可能导致继发痛经的发生。
原发痛经和继发痛经之间的界限并不总是清晰明了。有些原本被认为是原发痛经的患者,多年后因为生殖器官病变导致痛经加重,这时就很难确定是原发还是继发痛经引起的疼痛。同样,有些最初诊断为原发痛经的女性,在实际检查中发现患有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这时就需要重新诊断为继发痛经。
对于痛经这一症状,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并关注女性的身体状况。无论是原发痛经还是继发痛经,都应该得到适当的关注和治疗。女性朋友们也应该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及时寻求医疗帮助,以便得到更好的管理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