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吃药才不会伤肝?
俗话说,“药物如刃,双刃皆能伤人”。大多数药物经过肝脏的代谢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如同身体中的“化工厂”在进行废物处理,而药物在这个处理过程中往往需依赖肝脏的一系列酶的作用。我们身边不乏有人因身体不适,如感冒、咳嗽等,而自行前往药店购买药物。长期用药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可能会导致肝功能下降。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服药才能避免肝脏受损或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呢?
关于服药,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要慎重用药。无需服用的药物就不要轻易尝试,特别是肝功能不佳的人群,更应尽量避免或减少药物摄入。对于来源不明的偏方、草药、中药及保健品等,一定要保持警惕。如果在服药后感到身体有异样,如发热、恶寒、皮疹、瘙痒、关节痛等,应立即就医并进行血液检查。
药物的剂量要适中。药物的剂量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或药物说明书上的指导。特别是对于小儿用药,必须严格把关,避免使用成人药物。过量服用药物可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导致肝损害。
要注意药物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酒精、牛奶、茶或咖啡等都可能加重某些药物的毒性,与药物同时摄入时容易引起药物性肝损害。
对于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肝功能检查。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肝功能异常,应及时使用护肝药物,如谷胱甘肽、水飞蓟宾胶囊、护肝片等。
在选择药物时,应优先考虑对肝功能损害较小的药物。对于慢性疾病的用药,建议从最小剂量开始使用,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单一药物。
保护好我们的肝脏,合理服药是关键。希望通过以上的建议,能让大家对药物的服用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肝脏损害。